0315015成大論文期刊.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長期以來人們多認為,西方人在創意、創新的表現較東方人突出,但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劉世南副教授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長期在文化與創意的跨國合作研究中,近年做的「文化影響團體創意過程」研究,卻有很顛覆的結果!他們指出:東、西方個人在點子發想的創意其實是相當,只是當團體要從眾多所提出的創意點子中挑選出最適合發展並落實的構想,西方人傾向挑具獨特性,而亞洲人則偏好實用性。此研究論文,三月發表在心理學領域知名國際期--跨文化心理學期(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劉世南副教授指出,亞洲、西方人創新、創意能力相當,因文化不同對創意的概念與評價不同,導致有不同的選擇,因而顯現不同的團體創意表現。該「團體創意過程文化差異」研究,3年來在台、美各300餘名學生參與,劉世南副教授與密西根大學與Lan Xuezhao博士分別在不同文化各取得108參與者,形成72組團體進行跨國比較。

「團體創意過程文化差異」研究的創新突破,在於區分創意的元素(新奇、實用)以及創意歷程的階段(點子形成與選擇)。該研究將新奇、有用分開研究,發現讓東、西方學生個人創意發想時,都表現相當,各有特色,但要在所形成的點子,選擇可以繼續發展並落實的點子,則亞洲學生實用性佔上風,而西方學生則有較佳的獨特性。因為亞洲文化重和諧與實用,西方個人主義興盛,著重獨特表現;劉世南副教授表示,當團體進行創意評價時,東、西方文化差異最為明顯。

有趣的是,團體討論事後再請成員個別提出,在集體討論選擇點子時,是否有未表達的意見,則發現台灣學生有很多新奇獨特意見未提出,美國學生則有不少實用性的觀點沒表達;劉世南副教授表示,個人觀點未完全提出,係不希望違背社會文化或規範。這些證據支持他們所主張的文化規範動力模型。該研究在理論上的貢獻,亦即動力模型更完整提出文化影響團體創意的內容與影響的時機。

劉世南副教授表示,了解文化對團體創意影響的內容,以及文化在創意歷程各階段的作用機制,將有助發展調節與管理多元文化可能產生的衝突或干擾,而提升跨國或跨領域合作的團體創新效益,發揮多元文化所帶來的創意優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