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24014台史博乙未之役.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有鑒於乙未之役的重要性,與泛太平洋集團總裁潘思源先生合作,規劃出版「乙未之役資料彙編」系列,蒐集乙未之役相關史料,近日出版《乙未之役中文史料》,展現厚實研究成果。

1895年由於清日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將臺灣割讓日本,日本派軍來臺接收,沿路南下之時,受到臺灣軍民激烈抵抗,始稱「乙未之役」,此戰役是臺灣本島121年來的最大戰事。1895年10月20日,日軍兵臨臺南城,原駐守臺南之劉永福逃離臺南,群龍無首。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士巴克禮等人受到臺南府城紳商之請託,請日軍入城維持秩序,使臺南府城免於兵燹,日軍最終於21日和平進入臺南城。

今年10月20日,巴克禮紀念公園永續經營協會等單位也特別籌劃「台南和平紀念‧重演消逝記憶」活動,以流動劇方式呈現當年巴克禮與日軍交涉的歷史現場。

台史博除了去年規劃「鉅變一八九五—臺灣乙未之役120周年特展」之外,也與泛太平洋集團總裁潘思源先生合作,規劃出版「乙未之役資料彙編」系列,蒐集乙未之役相關史料,本書即為初步的成果。除收錄於本館出版的《明清臺灣檔案彙編》及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合作出版的《乙未之役打狗史料—中文編》之史料,不予收錄之外,本書盡量蒐集散落各地的乙未之役相關中文史料。本書共分為七部分,分別收集「割臺相關史料」、「在臺清國官吏與幕僚史料」、「臺灣紳商史料」、「《臺南府城教會報》(選錄)」、「日本來源中文史料」、「西洋來源中文史料」及「雜錄」。

這些不同來源的史料,都呈現了不同立場的人所代表的不同聲音。其中《臺南府城教會報》(選錄)原文使用臺語羅馬字(白話字)書寫,本書於編輯之際,為使更多讀者理解,特別轉寫為臺語漢字版,並附上中譯版本。該報有長老教會傳教士及信徒對於乙未之役的大量書信及報導,當中對於前述的巴克禮與日軍交涉的情景有著生動的描述。因著宗教信仰的緣故,報導對於戰火中的臺灣人民受難情形,有著生動且同理心的描寫。

此外,本書首次完整收錄當時擔任軍械局委員陳昌基所著的《臺島劫灰》,對於全臺防務有完整的記載。本書也收錄本館近年來購藏的劉永福、劉成良公文、告示及書信資料,不少皆為罕見之史料。本書針對現有史料的刊本也做了詳盡的輯校,當能更貼近原作者之想法。

台史博表示,本書的編輯出版,僅是「乙未之役資料彙編」的開始,未來還將陸續編譯外文史料(日文及西文史料),為臺灣人提供關於這場影響臺灣歷史命運的戰爭更多來自不同立場的史料,期待能帶給更多臺灣人啟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