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許多民眾誤以為健康食品「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多吃多健康」,甚至因過度仰賴健康食品而延誤就醫。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強調,健康食品只可「輔助保健」,不能「治療疾病」,生病仍應就醫治療。民眾選購健康食品時應認清「小綠人標章」,仔細閱讀產品注意事項,確認其保健功效符合所需,並按照建議量食用,而非用來取代藥品。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為提供消費者清楚資訊,避免誤解健康食品效能,今(107)年1月1日以後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的健康食品,應依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告的「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規定,於產品「注意事項」加標「本產品供保健用,請依建議攝取量食用」字樣;健康食品如屬膠囊及錠狀型態,因產品型態與藥品較為類似,則應加標「本產品非藥品,供保健用,罹病者仍需就醫」等字樣,加註的事項應與底色加以區別。

  為避免健康食品增修標示規定造成業者措手不及,今年1月1日前已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的產品,得緩衝至明(108)年6月30日,亦即明年7月1日後製造的健康食品,一律應依規定標示警語。屆時,健康食品若未依規定標示,將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第13條,依同法第23條規定將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一年內若再犯,最高可處罰90萬元。該產品的製造或輸入之業者,應依同法第18條規定通知下游業者,限期收回市售品,連同庫存品依規定改正。

衛生局也提醒食品販賣業者,健康食品之標示或廣告,不得有虛偽不實、誇張之內容,或涉及醫療效能,否則依法最高可處新臺幣200萬元罰鍰。各項規定公告詳細資訊,可逕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http://www.fda.gov.tw)公告資訊 > 本署公告項下查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