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018山羊康復野放.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南市府農業局去年4月21日接獲民眾通報,於南化山區發現虛弱臺灣野山羊1隻,經8個月餘醫治調養已完全康復,並於10日上午運返原拾獲地野放,圓滿順利!

農業局105年4月21日晚間接獲民眾薛高勝先生,通報同日傍晚於南化山區遊憩時,發現虛弱臺灣野山羊1隻,薛君先與友人就地取材製作擔架,合力揹負下山安置後轉報本局。經本局隔(22)日派員協請臺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本市動物防疫保護處會同到場處理,決定先將山羊送請南元花園休閒農場隔離加護照養,另邀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陳貞志助理教授診斷結果,有嚴重肌肉溶解及肝炎症狀,情況極不樂觀,續請六甲家畜醫院協助於農場醫治照料。

0111019山羊康復野放.jpg

隨後,南元農場照養團隊考量山羊患病嚴重,建議農業局並協調安排於4月29日轉送臺北市立動物園進一步醫治檢查,發現尚有短暫失明情形。山羊於臺北市立動物園救治7個月,逐轉痊癒,並於11月30日送回本市,續請南元農場暫養並進行野放前訓練1個月,經雙方醫護團隊合作,評估可予野放,最後由本局邀請各協力單位及人員於106年1月10上午送返原拾獲地野放。野放當日清晨6時30分,獸醫師以吹箭麻醉移籠並保定山羊後,予以復甦,經4個多小時運抵原拾獲山區。運輸籠開啟時,山羊在籠內遲疑許久,經獸醫師協助後,先探頭觀察外界環境,接著於11時23分躍出踏上溪谷,旋即鑽入闊葉林內,順利重返山林。

農業局說,臺灣野山羊(別名:臺灣長鬃山羊、學名:Capricornis swinhoei)為臺灣特有種,亦為臺灣產唯一野生牛科動物,分布於低海拔山麓至高海拔3,500公尺闊葉林、針闊葉混生林及針葉林,常見於2,000公尺山區,雌雄皆有一對洞角且終生不脫落,臉頰、喉部至上頸有淺黃褐色為主要特徵。該案山羊為成年母羊,且為南市首宗救援物種,醫治照養歷時8個月餘,,得以完全康復並順利野放,彌足珍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