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009失聰翁遞手稿尋恩人.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一名家住桃園八十四歲呂姓失聰老翁,專程坐火車南下至台南市金華派出所,遞上預先寫好的手稿,盼警方幫他找一位四十年前曾幫助他的汪姓友人,但手稿上的線索稀少,只有「汪姓」、「住健康路」,並無真實姓名和其他資料,經員警克服困難,比對多筆資料後,幫老翁找到汪姓恩人,兩位老翁四十年後還能在警所裡重逢,場面令人動容。

    呂翁向警方表示,他本身是台北人,四十年他南下到台南做生意,在民族路、西門路口開「美藝社」,主要販售「模特兒架」。當時認識了一位剛退伍的汪姓年輕人,在服裝工廠擔任業務員。汪姓男子每次去服裝店推銷服裝時,總帶上呂翁「美藝社」的名片,並向服裝店推薦,使得生意鴻圖大展,甚至擴店至泰國發展,不料他到泰國展店後卻經商失敗回台。

1010010失聰翁遞手稿尋恩人.jpg

  呂翁說,當時汪男在台南的阿霞飯店請他吃飯,並拿出五萬元借他,鼓勵他東山再起。事隔三、四十年後,他雖早已退休離開職場,仍盼有生之年能再見恩人一面、當面致謝,卻因與汪男失聯多年,多次南下找人,但都因線索太少而未能如願。

    經金華所警員呂志鴻在警方的警勤區系統中找到汪男的資料,幫老翁一圓懸念四十年的心願,並通知汪男至派出所與呂翁相認。所長邱啟彰表示,呂翁這段故事讓所內年輕員警上了一堂很重要的人生課題,也讓他們親身體會台灣早年社會的單純與美好,「施恩者不把付出放在心上,受恩者卻懂著飲水思源、永生難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