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035成大博物館.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因應文化部今年起全力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以整合過去地方文化館計畫實施成效,並推動縣(市)政府發展運籌機制,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刻正邀集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籌組「臺南市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諮詢委員會」,以確立臺南市整體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發展方向,建構南市文化政策發展願景。除了跨局處及跨領域委員會,文化局也將集結41個館舍成立合作平台,透過平台達到館與館之間的溝通協作,共同推動博物館整合發展。

   配合《博物館法》通過,文化局依據先前已完成的本市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舍全面性總體檢與盤點資料,初步檢視館舍功能、組織狀況進行分級,判別本市符合博物館精神的館舍共有41館,包含12間博物館、13間潛力博物館與16間地方文化館,納入輔導追蹤。41間館舍中包含25間公立館舍及16間私有館舍,其中針對16間私有館舍,文化局將積極鼓勵其進行私立博物館之設立登記,前已於5月30日召開說明會,針對設立流程及申請文件進行深入說明與討論,未來並陸續針對有意願設立的館舍進行個別諮詢與輔導。

    為提升公立館舍之服務品質,文化部則於「博物館評鑑實施計畫」草案提出評鑑指標,包括博物館營運管理、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及公共服務等專業範疇,以及符合博物館法精神相關政策之推動重點(如文化平權)等,未來文化局將據以執行25公立館舍之輔導計畫。

    文化局表示,《博物館法》及相關法規完備後,將有助持續健全國內博物館發展環境,並協助館舍定位未來發展方向,精鍊館舍體質能量,引領博物館朝專業提升。而深度整合地方社群脈絡的地方文化館,也能結合在地居民、團體力量,誘發地方與民間活力,發展出符合在地需求、優質而貼近民眾的地方文化環境,走出不同於博物館的另一條路,相當值得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