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036成大新世界.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教育部委託成大成立「雲嘉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10年來成果卓著,24日在成大熱鬧登場的「105年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成果發表會」,齊聚13所夥伴學校分享10年績效與成果,展現活化教與學的質量,讓社會大眾了解高等教育對台灣社會的付出與作為。

主題定為「拾穗‧十歲」-轉出新世界,再創高教新頁的成果發表會,24日10時由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朱俊彰與成大副校長黃正弘聯合啟動,為期一整天的成果發表會內容豐富多元,上午是高等教育論壇,邀得朱俊彰副司長、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和統一集團林蒼生董事專題演講。下午則有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市集活動、成果分享會、微電影播放。另有靜態的海報展等。

0924035成大新世界.jpg

朱俊彰致詞指出,過去10年,透過區域資源中心的協助,其它學校,可以觀摩中心的學校,一起成長。未來在後頂大或後教學卓越時代,教育部會重新做資源調整、配置與引導,但最重要的仍是區域聯合、大學資源跨校整合,讓大學成為在地的領導力量。

黃正弘表示,教育部為了改善大學重研究輕教學的現象,在10年前開始啟動大學教學卓越計劃,從最初開始建立制度、改善基礎建設、課程內容改善,減少學用落差,過去10年的努力已經有良好的基礎與成果,也應該要繼續延伸。為了其它沒有拿到教學計畫補助的學校,在教學上也能提升,發展各校特色,因此教育部在成大設立雲嘉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成大也開放圖書館資源與大家共享。

0924037成大新世界.jpg

開幕式告一段落後,高等教育論壇隨即登場;以朱俊彰副司長「回應變動時代的挑戰.談大學教育的轉變與應變」為題,與在場人士一起深入探討當今的大學教育面臨的問題,是國際競爭與國內的少子化問題,未來希望能透過培養學生參與國際比賽,拓展國際視野的目標邁進。在少子化的影響下,看似危機四伏,但在資源挹注相等的情況下,對於提高生師比反而是轉機。但最重要能讓高等教育再升級的方法,還是加速創新轉型,透過國內大學聯合與國內外大學合作,大學與產業、社區、政府緊密鏈結,創造高教藍海。

下午的市集活動,內容繽紛、多元,具體展現各校的發展成果與特色,有成大的桌遊、漫畫、TLBT(最重要的小事);嘉義大學學生創業區的伸卡球系列產品和阿里山烏龍茶酒;長榮大學的防蚊皂和動物大遊行面具製作;首府大學甜品、手工餅乾和馬克杯胸章轉印站、印度傳統繪畫;臺南藝術大學的藝術實踐場和手作絹印體驗、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的動畫創作展,康寧大學的手工餅乾和3D列印成品展,甚至有遠道而來的金門大學展出閩南建築模型,展現各校多元化發展成果和特色風貌。

現場亦安排十三場由各校準備的分享會,結尾的Q&A甚至要求學生自己面對大眾進行答問,培養學生能獨立自主闡述自校特色、分享所學經驗和未來夢想的能力。

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