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027詩人吳晟資政.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詩人吳晟資政,28日訪問成功大學,拜會成大校長蘇慧貞之後、在中文系館與中文系的師生暢談「寫詩與種樹」。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是來自於知識、思想與價值觀,行為舉止受其影響而不自覺。也呼籲珍惜這塊”還年輕”的寶島。

吳晟台灣人最近瘋「落羽松」的案例說,「落羽松」適合在歐洲寒冷的氣候,可能因台灣人的無知,或迷戀歐洲情懷的因素,瘋迷落羽松之故,台中建商就大量在新建案以種植落羽松來吸引人,滿足那些有歐洲情懷的人,殊不知在台灣完全不適合種落羽松,它的根會不段的蔓延,會破壞環境。

吳晟在接受成大中文系學生提問時強調,做為一個現代文人,在保有自己的浪漫情懷之餘,也應該關心我們所立足的土地及其生態,並建立起正確的知識與觀念。他引《論語.陽貨篇》的話說,詩可以興、觀、群、怨,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他之所以努力寫詩,並且一直苦口婆心地呼籲種植台灣原生樹種,其原始初衷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大家珍惜我們這塊「他還年輕」的寶島,重視台灣文化的主體性,並增強自己對於台灣本土文化的自信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