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客家委員會與台南市政府共同推動「客底文化發展試辦計畫」,首場活動「白河頭前溪流域暨鄰近區域資源調查工作坊」,28日下午在白河區竹門國小登場,包括白竹門國小、河東國小、內角國小、玉豐國小等學校老師,與樂齡學習中心伯公伯婆及台南市店仔口文教協會參與盛會。
市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表示,「客底」源自「福佬客」是客家族群在融入福佬社群的過程中,過去常以「福佬客」稱呼此具客家血緣但已不會說客語卻能說流利閩南語的特定族群人士。然而,這個稱謂易讓對客家有認同感且努力學習客語的客家人感到被標籤、次群體化,中央客委會以「客底」(hagdai)的正名取代「福佬客」一詞,彰顯對「福佬客」的尊重,更希望藉此提升整體社會多元族群認知。
南市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表示,為提升台南市整體社會多元族群認知及客底族群自我覺察,以白河區頭前溪流域為主軸脈絡,結合在地社區、文史社團及鄰近區域學校辦理「111-112年臺南市客家風華再起計畫」,邀請大家共同來探索、認識、體驗及推動在地客底文化發展,期建構台南市頭前溪沿岸客底文化資源及在地客底元素的教育鷹架,喚起在地客底文化意識,認識臺南市白河地區客底文化之美。
竹門國小團隊為讓客底文化在地扎根,多年來辦理客語生活學校計畫,開辦本土語-客語教學,該校更是台南市唯一一所,教育部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計畫的學校,為此邀請竹門國小團隊共同辦理「111-112年台南市客家風華再起計畫」,自10月起將陸續開辦「菸葉產業(菸樓)」為主題的白河區客家在地文史研討會、客底聚落走讀等活動,相關活動詳情?官網(https://web.tainan.gov.tw/hakka/)及「台南客家」臉書最新消息公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