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030失智長者迷路.pn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73歲的蘇阿姨是衛福部新營醫院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的學員,她每天步行到失智據點上課,作息規律,因為「空間定向感障礙」,容易迷失方向,家屬在醫師及個管師建議之下設定手機衛星定位;而蘇阿姨隨身攜帶手機的習慣,成了自助與及時求助的利器。

   日前,蘇阿姨在失智據點報到時間過後仍未出現,據點護理師立刻撥打手機關心,才發現蘇阿姨迷路了,但她當下並不清楚自己走到哪裡。據點護理師先透過電話安撫阿姨情緒,隨即聯繫在外地工作的家屬。幸而蘇阿姨手機保持暢通,家屬可以根據手機衛星定位確定她的所在位置,只是蘇阿姨因為焦慮不安,仍繼續往市郊移動,護理師擔心蘇阿姨因為驚慌而有危險之虞,立即協助家屬通報警方協尋。

臺南市警局新營分局後鎮派出所接獲通報,即刻派員警趕往尋找。暖心員警很快發現蘇阿姨,並且將她送至失智據點。家屬及蘇阿姨對於員警一路細心關照,深表感激。

0119031失智長者迷路.jpg

    員警表示,家中若有年邁長者或失智長者,提醒家屬應多注意其日常動向,尤其是一旦發現失智症長者走失,家屬應盡快處理,以免發生危險。員警進一步呼籲,農曆春節將至,大眾忙碌之際,更要加強防範長輩走失。家屬可為家人配戴GPS行動定位裝置,建議為長者定期拍照,留意並時常記錄長者日常穿著、特徵、使用語言;也可以在經常穿戴的衣物繡上家屬的聯絡方式,並且多加利用指紋按捺系統。更重要的是,希望大眾若在社區裡發現疑似走失長輩,能主動關心並且給予適當協助與報警。    

     新營醫院精神科主任許博彥表示,失智症是老年常見的退化性神經疾病,除了造成記憶力退化之外,表現的方式相當多元,其中,「空間定向感障礙」可能導致病患失去方向感,在行進過程中無法順利找到正確方向,導致迷路。提醒迷路當下對失智長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也造成生理上的負荷,例如:脫水、跌倒、車禍、失溫等,必須在第一時間透過各種管道協尋,避免面臨生命危險。相對的,長輩走失對家屬也造成強烈的心理壓力及照護負荷、帶來極高的社會成本。新營醫院精神科承辦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同時協助提供防走失資源申請及諮詢,相關資源包括:布標、鑰匙圈等,希望民眾能善用資源,並且為失智長者準備聯繫卡、愛心手鍊、GPS 個人定位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