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南市文資處與西拉雅族人、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合作推動「走向西拉雅」考古暨培力行動,歷經半年密集討論與實作的課程後,4日舉辦「西拉雅族傳統物質文化遺產復刻設計發表會」,向公眾呈現復刻設計的成果,以復返傳統來回應西拉雅族當代的訴求,實踐西拉雅族的文化復振。
「走向西拉雅」考古暨培力行動,112年下半年起,結合成大高教深耕112年全校型「台灣學」西拉雅族原住民考古學實踐計畫,於成大工業設計系共同開設課程,實踐促進西拉雅族人認同的身分考古學,以考古出土文物為藍本,集合跨領域專業,復刻西拉雅族傳統飾品配件。
市府文化局長謝仕淵在發表會上親手燒製玻璃珠,用火焰將藍色矽料慢慢燒融,拉製成玻璃珠並串成手環佩戴,以實際的行動展現市府對西拉雅族文化復振的支持。
謝仕淵表示,這次由文資處與成大的跨領域合作,復刻出西拉雅族傳統飾品,再配搭上最新出爐的族服背心,讓西拉雅族人可以將自我身份認同穿起來,把西拉雅族的面貌具體地呈現在公眾面前,用復返傳統的方式來回應當代訴求,向社會宣告,「原」來西拉雅人的模樣一直都在。
對於本次復刻設計,工設系的同學表示,在設計的過程中走進博物館、部落,進行田野調查,與族人討論設計,讓設計蘊含更豐富的意義,第一次覺得設計不只是為自己而做,更是作為文化載體而存在。
參與共作的西拉雅族青年則表示,透過將具體的衣著物質穿回身上,讓大眾體認到西拉雅族的主體,往後才能幫助在正名上、族群內部的認同建立上有更好的推力,因此這次的復刻設計對族人來說意義重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