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17官田四生食農計畫.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官田區公所積極以公私協力的模式推動四生食農計畫。第一階段以「綠色供餐」及「可食地景」作為主要的實踐方案。歷經幾個月與學校、社區居民、社團及企業人士一起討論及實作,1)日邀請副市長曾旭正及各界共同參與「官田食農計畫之可食地景現勘及研商會議」。會中,與會者針對綠色產銷及炭化菱殼的實驗計畫進行意見的交流及凝聚推動共識,氣氛十分熱絡。

曾旭正表示,十分欣喜見到在官田有許多關心農村及農業發展的組織及個人,勉勵大家保持學習的態度一起打拼。他並提到「公私協力」機制的用意是集結不同領域的參與者透過交流、討論、協作,在相互學習、尊重的工作默契之下,彙集各方意見並形成執行的共識。官田的四生食農計畫,顏區長即是以這樣的機制,用「社區營造」的概念,結合多方資源一步步地開展。

   近期積極研究「炭化菱殼」功能的顏區長表示,菱角是官田區的主要農產品,但是產期數量爆增的菱殼成了菱農必須想辦法處理的「廢棄物」。經過多年的努力,菱殼製成茶包、染劑,甚至萃取製成保養品已經是很好的菱殼再利用方法。

  他說,一次的因緣際會接觸「炭化農業廢棄物」的知識,適逢菱角產季,即與推廣的老師討論「炭化菱殼」將菱殼變黑金的可行性。一個多月來,透由一連串的實驗,初步得知菱殼炭化後的功效:可以過濾水中礦物質,將水變為鹼性水。期盼結合公部門的相關單位及學術研究機構,一同替菱殼尋找再生的另一個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