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012本土登革熱.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南市衛生局9月16日接獲醫院通報疑似登革熱個案,18日經疾病管制署公佈為南市入夏第2例本土病例,個案為居住仁德區19歲男性,9月10日發燒及口乾舌燥,9月12日出現食慾不振,9月16日身體出現紅疹;病人初期發燒時曾自行服用退燒藥並未就醫,直至9月12日因症狀持續,才陸續至東區及仁德區的診所就醫,在9月16日因症狀未改善且身體出現紅疹改至醫院急診就醫,因醫師懷疑感染登革熱,故進行登革熱通報,並於9月18日經疾病管制署確認為第一型登革熱。個案無出國史,故判定為本土病例。

   該個案工作地與台南市8月底二採確診的境外移入病例住家(仁德區仁德里)距離約150公尺,此二個案具高度時地相關性。市府隨即啟動最高防疫措施,衛生局於9月17日即動員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活動等地的孳生源密度調查及清除工作,並於個案工作地周圍環境發現有7個積水容器(水桶、花瓶及輪胎等)已孳生登革熱病媒蚊孑孓,為防堵社區登革熱疫情一觸即發的危機,安排於9月18日下午針對工作地周圍環境,加強孳生源清除及同步戶內外化學防治。

0918013本土登革熱.jpg

   疾病管制署公布全國截至9月18日止,發病日於今年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共計377例(高雄市342例、屏東縣21例、臺南市9例、臺北市1例、新北市1例、宜蘭縣1例、台中市1例、嘉義市1例)。另今年台南市境外移入個案至9月17日止共計18例,感染國家為菲律賓7例、印尼4例、新加坡3例、越南2例、馬來西亞1例及泰國1例),現為登革熱高峰期,民眾千萬不可大意。

   台南市於104年流行的登革熱病毒為第二型病毒,這次本土病例感染的為第一型病毒。一般感染登革熱的病人,不見得有明顯發燒、頭痛、骨頭肌肉劇烈疼痛等症狀,且容易誤當為一般感冒治療,易錯失即早診斷時機,導致登革熱病毒於社區傳播,提醒醫療院所應特別注意並加強通報。另有慢性、免疫系統疾病或曾感染過登革熱的民眾需提高警覺,避免再次感染而造成登革熱重症,影響生命安全。

0918014本土登革熱.jpg

  衛生局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中秋節連續假期因颱風來襲挾帶豐沛雨量,已造成多處積水及積水容器,雨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務必落實清除家戶內外積水容器,確實做好「巡、倒、刷、清」,請社區動員進行社區容器減量等防治工作,勿因積水容器孳生孑孓導致受罰,並增加染病風險。

此外,東南亞國家仍有登革熱疫情,請民眾前往旅遊時,需做好防蚊措施,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等相關資訊。另籲請醫師於病患就醫時,提高警覺,若發現登革熱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