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今年溫度較為溫暖,田間水稻葉稻熱病普遍發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工作,若農友於曬田期間罹患稻熱病,可立即引水灌溉,增加對稻熱病的抵抗性,預防稻熱病蔓延,以減少損失,確保收成。
稻熱病菌可危害葉片、稻穗、莖節及葉舌,發病初期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若環境適合病勢進展,則擴大呈紡錘型,病斑周圍呈黃色,中間灰褐色,嚴重時葉片枯萎,如感染稻穗則造成榖粒不充實。稻熱病於相對溼度高時容易發病,溫度高低變化劇烈時,水稻的抵抗力降低使病害更加嚴重。稻熱病在一期作較容易發生,一般而言,水稻插秧後35至50天最容易遭受感染,尤其在施用高量氮肥、密植而通風不良的稻田更容易發生,因此請農友密切注意田間稻熱病發生情形,一旦發現病勢進展,應立即施藥防治,避免病害擴散蔓延。且勿施用過量的氮肥,過多的氮肥使得植株徒長,葉片柔弱,降低對病害之抗性。
如發現稻熱病發生,可立即引水灌溉,因灌溉水中有多量的矽酸,水稻吸收後可增加對稻熱病的抵抗性,另應減少進入稻田踐踏,以免使稻根受損,影響稻株之抗病力。防治藥劑可選用如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41.7%三賽唑水懸劑1,500倍、45%喜樂克拉乳劑1,200倍(加展著劑CS-7 2,000倍)、48%丙基喜樂松乳劑1,000倍、50%護粒松乳劑1,000倍或20%芬諾尼水懸劑 1,500倍等,其他防治藥劑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或於臺南場網站(https://www.tndais.gov.tw/ws.php?id=382)查詢。若有防治上的問題可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聯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