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為因應11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為打造友善溫暖大台南,市府積極長照服務,並結合醫療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等,目前佈建有居家式長照機構131家及社區式長照機構106家,普及全市37區,提供全面性、多元化照顧服務,預計今年底完成建構「一國中學區一日照」。
社會局長陳營枝表示,為提升民眾使用服務的即時性及可近性,長照經費逐年快速成長,由109年編列24億7107萬9千元,到111年已達51億174萬7千。而長照服務人數從109年2萬3325人到110年底成長為2萬9608人。在居家式及社區式長照機構方面,台南於2020年底率先全臺達成「區區有日照」的目標,預計2022年底完成建構「一國中學區一日照」。
在住宿式機構方面,現階段已有5家長照法人附設住宿式機構完成籌設,規劃於白河區、山上區、永康區、安南區及東山區設立;南市及5家部立醫院分別於各住宿式機構資源不足區佈建,預計設置六甲區100床、柳營區100床、新市區200床、安定區200床、玉井區100床及北門區85床,預計111年至113年陸續完工,讓長輩及家屬有更多選擇。
另外,為南北平衡發展,健全大北門區之長期照顧網絡,市府向衛福部申請北門區「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北門分院轉型多元長照資源中心」案,預計於今年完工並開始營運,可提供多層級連續性照顧服務。由社會局12處的社福中心擔任睦鄰中心整合平台,以「一戶一睦鄰」方式,提供獨居長者定期的探訪與關懷。目前成立志工小隊283隊,已配對1,115人。
陳榮枝表示,社會局秉持著黃市長「照顧弱勢」及「做得更好,過得更好」的施政理念,也為因應未來大量的老人照顧需求,除因地制宜持續發展長照服務輸送體系,並接軌社區長者預防保健、活力老化、減緩失能,營造友善高齡環境,提升高齡長者生活品質,使長者能享有安心、活力及尊嚴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