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場館鬆綁好消息!籌備多時,臺南左鎮化石園區「龍飛鳳舞」特展即將開展!特展以中生代恐龍與現生鳥類為主軸,述說科學家如何從化石證據中勾勒出恐龍與鳥類的演化歷程。展覽共規劃6大單元,透過「起源」、「研究」、「飛」、「蛋」、「滅絕」及「恐龍無所不在」,將恐龍與鳥的演化關係逐一解密。本次園區特別自國內外借展數十件經典標本,包括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的白堊紀似鳥龍原件化石、巨大古鳥蛋標本-隆鳥蛋等珍貴物件。為了迎接這些嬌客,葉澤山局長也特別代表市長為特展亮點-似鳥龍與隆鳥蛋開箱。
在2億3,000萬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恐龍初登生命演化大戲的舞臺,此後便在基因、天擇、演化的自然機制篩選條件中稱霸了地球1億6,000萬年左右,直到6,600萬年前發生大滅絕事件。然而卻有一個恐龍族群躲過大滅絕,歷經千萬年的演化繁盛至今,正是我們所熟知的鳥類!為什麼鳥類得以成為唯一倖存的恐龍後裔呢?「龍飛鳳舞」特展就將以深入淺出的主題安排,向大小朋友們介紹恐龍到鳥的演化研究。
此次開箱珍貴展品為首次在臺灣展出的恐龍化石-似鳥龍化石骨架。電影《侏羅紀公園》中一群像極鴕鳥狂奔的恐龍,就是似鳥龍類的恐龍。此次展出的似鳥龍化石,生活於白堊紀晚期(距今約7,000萬年前),依據嘴喙上的稜脊特徵,古生物學家認為牠們可能像鴨子一樣採濾食性攝食,食物則以小型哺乳動物、蛋、植物和果實為主。從身體結構則可得知是擅於奔跑的恐龍,雙眼長在兩側,如同現代鳥類一樣較容易觀察四周環境。
另一件開箱珍品則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蛋-隆鳥蛋。一顆隆鳥蛋相當120幾顆的雞蛋,比鴕鳥蛋還要大上4-5倍。隆鳥(Aepyornis)又稱象鳥(Elephant bird),生活在馬達加斯加,是超大型的平胸鳥類(不飛鳥),在1660年代即已滅絕。隆鳥跟渡渡鳥(Dodo)都是被人類活動和獵殺而導致滅絕的,目前只能找到隆鳥蛋的碎片和零碎的骨骼,也常常在隆鳥蛋殼上發現人類用石頭敲破的痕跡。完整的隆鳥蛋非常罕見,這顆隆鳥蛋推測當時是深埋在土層裡,經過數百年的時光流轉,土壤層被雨水沖刷,才得以重現天日。
即將於臺南左鎮化石園區2樓特展室展出的「龍飛鳳舞」特展,因應三級警戒適度鬆綁措施,相關參觀規範有所調整、現場並有人流控管,建議前往參觀前可先至左鎮化石園區網站 (https://fossil.tnc.gov.tw)查詢最新消息;更多特展內容及相關系列活動,請持續追蹤臺南左鎮化石園區臉書粉絲專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