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013孔廟成年禮.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南府城特有的成年禮傳統習俗「做十六歲」,農曆七月七日不僅是七夕,更是「七娘媽生,做十六歲」這個習俗的日子, 4日在孔廟大成殿前舉辦做十六歲成年禮活動,市長黃偉哲特到場祝福,勉勵值年十六歲的學子在經過生命儀禮「做十六歲」後,透過對神明的感謝,體會父母的辛勞及付出。

   黃偉哲表示,「做十六歲」儀式在傳統民俗上有特別意義,七夕也是七娘媽誕辰日,「做十六歲」是府城家庭與社會的集體記憶,也是府城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象徵成年長智慧,自己長大了,也代表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更要感謝父母的辛勞。

0804014孔廟成年禮.jpg

0804015孔廟成年禮.jpg

   府城「做十六歲」成年禮已有兩、三百年歷史,一般視為勞動力的成長,從十六歲起即可領大人工資,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時,舉行隆重的成年禮,宴請親戚朋友,是對子已成丁(男子長大成人)得領成人工資的一種宣示,而做十六歲完成後,代表孩子已經長大,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學習獨立自主負責,孩子也了解到自己義務和責任,不僅用功讀書,更要孝順父母,還應學會承擔責任。

    這次活動結合孔廟附近學校,包含中山、建興、延平及忠孝國中,還有國立成功大學華語中心也報名參加,讓留學生體驗台南市做十六歲獨特的民俗文化,希望他們學成歸國後,多加介紹台南特有的文化及民俗風情,同時也感謝來自台北、新竹、苗栗、台中、嘉義、高雄的學生和家長,對於台南民俗文化的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