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035四鯤鯓紅樹林.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響應國家海洋日,透過水域整理及環境教育,鼓勵民眾親近海洋、擁抱 海洋及守護海洋,南區區公所於15日下午邀集民眾共同參與,親自 動手參與四鯤鯓秘境步道環境整理工作,許多居住在臺南的親子朋友第一次來 到,共同探索四鯤鯓紅樹林秘境,聽取專業講師的生態講解,也為環境維護盡 一份心力。

    蕭琇華區長表示,從南區鯤鯓路入口往南至喜樹抽水站,是地方人士 口中的紅樹林秘境,區公所長期以來,在海洋委員會及臺南市政府的支持下, 持續推動南區海洋特色的推廣,而南區紅樹林是離台南舊市區最近的自然地 景,除了有大片已被列為易危植物的紅海欖,更是台灣紅海欖的母樹林,也有 欖李、海茄冬等樹種,極具生態教育意義,除了在水域有大量海茄苳呼吸根以 及欖李,陸域則設有休閒步道,樹蔭茂密,平時可愜意散步其中。今年是臺南400年,歡迎遊客來到台南時,抽空來到南區,欣賞南區海洋之美,到鯤喜灣地區欣賞夕陽,體驗紅樹林自然生態。

0615036四鯤鯓紅樹林.jpg

0615037四鯤鯓紅樹林.jpg

    紅樹林營造出多樣的生態環境,孕育豐富漁業資源,同時也有淨化水質及保護灘岸的重要功能,然因紅樹林生長茂密,水道狹小,紅樹林貼著水面,部分水域橋樑涵洞較低,以維護紅樹林生態為優先的前提下,以小型浮具船或獨木舟的方式是體驗紅樹林生態的較佳選擇,區公所預計在6月到9月間辦理四次四鯤鯓紅樹林場域整理工作,藉由紅樹林的整理,提供紅樹林更合適的生長環境,也讓來到這裡的遊客有更佳的觀賞空間,本次場域整理工作以陸域範圍為主,過程中透過專業講師沿途的解說,搭配互相討論交流,讓民眾加深對南 區紅樹林生態的認識。

    南區區公所持續推廣在地海洋文化,串聯在地社區、學校等團體,透過跨域合作及資源串聯,提升南區海洋文化能見度,並持續深化海洋環境的教育與保護,讓市民朋友從「淨海」(潔淨海洋)、「知海」(知道海洋)、「近海」(親 近海洋)到「進海」(前進海洋),相關活動資訊請關注FB粉絲專頁「趣鯤鯓找回海洋之心」( https://www.facebook.com/kcy2020),以獲得最新消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