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001台南科專成果展.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經濟部3年來輔導台南逾400家企業技術升級,創造產值近150億元,透過經濟部所屬研發法人,例如工研院、金屬中心及食品所等,協助臺南中小企業、傳統產業淨零及數位雙軸轉型。30日在南台灣創新園區舉辦「台南科專成果展」,展出13項技術成果,吸引在地企業與台南市中小企業協進會、總工業會熱烈參與。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表示,台南在這幾年發展成功轉型為科技新城,去年南科產值更高達1.58兆,躍身3個科學園區之首。經濟部重視台南產業發展,積極投入科專資源發展先進科技,成立除德國以外的全世界最高階應用服務中心,也引進最先進的立陶宛飛秒雷射源,已將工研院六甲院區打造成台灣重要的雷射研發基地,同時也發展3D列印技術、綠色能源等前瞻技術。而成立南台灣創新園區,重點聚焦在智慧感測系統技術研發、協助產業創業育成,今後也將繼續提供技術及培訓輔導,持續為台南產業注入研發量能。

0730002台南科專成果展.jpg
  
   南市府經發局長林榮川表示,在全球數位化及淨零浪潮下,半導體、AI與淨零排放已然成為企業轉型的主軸,也是目前台南經濟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再加上近期行政院宣布臺灣第一個人工智慧產業專區將設置在台南沙崙,推動AI產業、落實「人工智慧島」願景勢在必行。期望透過成果展,開創台南產業的新方向與新契機。

0730003台南科專成果展.jpg

   經濟部積極投入科研資源協助在地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包括導入「超低雜訊振動感測晶片」協助自動化大廠東佑達,確保設備維持定位高精度及平台穩定性,並透過振動偵測搭配智慧AI分析把關產品良率,取代人力品檢將檢測時間縮短70%;成立一甲子的台南製鎖大廠一德金屬,也在經濟部補助下與工研院合作導入「水質物聯網關鍵感測器與碳源分析系統」,打造監控金屬電鍍廠廢水處理流程,成功減少 80% 用水量及逾 5 萬公斤汙泥,提高產業競爭力。

0730004台南科專成果展.jpg

   國際安全墊片代工大廠禾新國際也導入「不銹鋼耐蝕性無損表面硬化處理」技術,透過提升材料硬度及耐蝕性打造不銹鋼防鬆墊圈,開發國內創新熱處理技術加強螺絲鎖固能力,大幅降低進出口處理成本,縮短30%交期,提供不銹鋼產業創新解決方案,該技術也與澄茂企業合作開發高級餐盤,促進投資3000萬元以上,更成為米其林三星主廚指定使用的餐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之寶 的頭像
    黃之寶

    新南瀛部落格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