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035成大學生移動光城.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南市政府舉辦多年的「月津港燈節」,今年首次公開向大專院校徵選作品,成功大學規劃設計學院「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學生,啼聲初試即獲肯定,設計「柿(視)藝術」、「轉.記憶」兩件作品參賽,雙雙入選,1月30日至2月28日將於鹽水區月津港展出。

今年月津港燈節,首次向全國大專校院公開徵選20件作品,成大規劃設計學院104年8月新設「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現有 4名碩一學生,第一次參加大型公開徵選活動,極為興奮,不敢大意,經多次討論後,決議在靜態為主的燈節帶入動態意象,以單車為主題,分兩組設計兩款作品,都獲得評審好評,成為月津港燈節最饒富樂趣的動態花燈。

「柿(視)藝術」,由于庭懿、黃佩珊共同設計、製作。外型將柿子與瓢蟲結合,顏色是漂亮的橙紅色,又點綴數個鏤空的吉祥話圖案,充滿年節氣氛。

外觀出色外,更特別的是于庭懿、黃佩珊兩人,又將作品融入真實的單車,將柿子與瓢蟲的作品當做燈罩、單車為燈體,燈體內放置燈泡,光線由內而放散發,帶出光影效果,柔和又溫暖。

黃佩珊表示,「柿(視)藝術」是可以騎乘的,最初的規劃是讓參觀者可以在燈會現場騎乘,帶出真正的移動效果,但主辦單位認為燈節人潮擁擠,建議只提供靜態展示。

「轉.記憶」的作者為葉泰佑、羅翊寧,其作品以單車的輪子為發想,傳達「動」的意象,另外,又善用輪輻的空間用於平面創作,將廟宇的屋頂結網圖案,轉化成連續、繽紛的幾何構圖,輪胎處再飾以會自動換色的長條LED燈,閃閃發亮,頗為吸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