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南市政府10通過東山區聖賢社區及大內區環湖社區所提的農村再生計畫,這次參與審查的二個社區透過居民自行整合提出活化農村產業與文化特色之願景計畫,委員決議通過二個社區之農村再生計畫。截至目前為止,台南市已通過農村再生計畫的社區共計七十三個。

  位於東山區聖賢里,為典型的平原農村,由北勢寮、田尾及頂窩三個聚落組成,居民大多以種植農作物為生,主要作物為水稻、芭樂、火龍果、芒果及絲瓜等,其中以水稻為社區產業大宗,並保有近百年閩南式風格的三合院建築以及傳統花鼓陣、宋江陣等文化資源。社區期望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結合產業及急水溪與龜重溪交叉口處之生態資源,營造「金黃水稻,綠油芭樂,花黃絲瓜,火紅龍果」之富庶農村。

  位於大內區環湖里,居民以務農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木瓜、芭樂、鳳梨及柳丁等農產品,尤其木瓜是社區產業大宗,近幾年栽培的品種多為台農二號,外型肥碩且口感佳,除可供日常食用外,亦可料理入菜,相當美味可口。此外,社區四面環山,大多為白堊土地形,且鄰近臺84快速道路的獨立山頭有絕佳展望視野,可近距離觀賞白堊土地形及走馬瀨農場風光,為社區特色景點。社區期望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發展蔬果加工品或風味餐作為遊客伴手禮及發展農村旅遊,打造環湖農村產業新視野,帶來人潮與收入。

  審查小組對於二個社區現況及發展願景提供許多寶貴意見與建議,尤其環湖社區更是大內區第一個通過農村再生的社區,聖賢社區亦是東山區第七個通過的社區,市府期盼二社區結合已通過農村再生計畫的社區,由點、線、面串聯成農村再生新網絡,活絡產業及帶動商機,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工作,創造產業文化與農村遊程新動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