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南市過去為古倒風內海及台江內海淤積而成地形,先天上就屬地勢低窪排水不易,沿海平均地盤高程約1.5公尺,極易受颱風帶來暴潮頂托的影響,再加上氣候極端化的改變,強降雨不再限於颱風,使治水這項工作,更增加諸多的挑戰。

為使民眾早日脫離淹水之苦,本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後,水利局即採取謀定而動先治外水再治內水策略,短期內利用各種治水應急方法使排水能達到10年重現期洪峰流量排洪能力及25年重現期不溢堤,如此就可以降低因外水溢淹堤防產生大面積長時間的淹水風險,經過這幾年颱風豪雨的考驗,本市因為河川排水溢淹所造成的淹水面逐漸縮小,例如由94年的0612豪雨淹水面積18,375公頃縮小至本年度的梅姬颱風淹水面積3,181公頃,因此所擬定的治水策略應是具有成效的,水利局說明,台南市因為地勢十分平坦,全市淹水面積佔全國三分之一,因此歷年得到中央高額補助一百七十億元辦理治水工程。。

水利局表示,從100年至今,運用中央補助經費及市府自籌的應急經費,共完成分洪道3處,配合治水改建橋梁21座、護岸堤防222公里、滯洪池10座、抽水站增加27站、抽水機增加123台、水門增加1300扇,雨水下水道建設增加42公里,這些水利建設成果使得以往淹水嚴重的仁德保安工業區、文賢地區、嘉藥大學附近區域獲得有效保護,將軍溪麻豆排水沿岸也因陸續整治完成,麻豆、埤頭、學甲淹水風險大幅降低,三爺溪沿岸以往因溢堤造成仁德工業廠商損失慘重的情形也不在再發生,柳營地區因八老爺及南八老爺排水應急工程發揮功效未產生易淹情形,使得當地的酪農業者獲得保護,減少損失。

水利局進一步表示,有部分民眾及民意代表質疑本年度9月份梅姬颱風時,造成本市許多地區積淹水情形,且例如安南區等均有1或2天積水不退的情形,是否長期以來治水失敗。水利局特別澄清說明,近幾年的治水主要著重在排水(即外水)的治理,當外水治理完成後即應接續辦理雨水下水道及抽水站等內水的治理,本次梅姬颱風時,外海潮位比平時高約80公分,造成排水感潮河段水位異常高,連運河都有溢堤現象,加上超過下水道標準的強降雨,在安南區甚至每小時高達103mm的雨量,因此下水道系統無法負荷,抽水站亦有抽排不及的現象,也由於外水位持續湧高,內外長達1~2天始逐漸排出,不過水利局強調,本次梅姬颱風雖然造成市區多處積淹,但並非治水無效,民眾可以發現積淹水的型態與以往不同,都是積水深度較淺,區域範圍較小的局部積水,多數地區在雨停後即很快退水,後續仍然必須接續加強第二階段雨水下水道及抽水站的建設。

水利局最後說明,梅姬颱風雖然有多處淹水情形,但多為小區域,積水深度較淺的淹水,顯示本府的治水仍然是有成效的,只是下水道和抽水站的建設工作仍然在持續中,尚未完成,故效果仍然稍有折扣,希望民眾不要誤解治水無效。面對極端氣候挑戰及地理環境劣勢之下,水利局在有限的經費,仍將努力治水工作,並期有效縮短治水期程,以降低淹水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