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灣地震頻繁,高鐵公司為因應地震帶來沿線土建設施及橋梁結構危害,16日上午在台南新化路段舉辦震後搶修演練,示範如何組裝支撐架,補強結構安全,期能透過平時積極準備,強化災害應變及橋梁搶修能力,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通車。
這場「地震後橋梁緊急搶修」,模擬新化地區發生強烈地震,震後巡檢發現橋梁支承、胸牆及伸縮縫蓋板等設施受損,演練項目包含整地與鋪設臨時基礎,組合支撐架與千斤頂、拆除連結裝置與橋墩塑鉸、大樑與橋墩復歸原位、橋樑修復與補強等,並透過電腦模擬,以及縮時攝影,配合專人解說,完整呈現搶修全貌。
高鐵董事長江耀宗表示,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發生機率頻繁,雖然高鐵系統在設計興建時已充分考量土建設施的耐震度,符合國家規範標準,但因應可能超過耐震強度設計的地震發生,特地舉辦這次的演練,不僅強化員工教育訓練,更希望參考國外經驗,並透過實做演練與工程界及軌道同業相互切磋交流。
江耀宗說,高鐵系統設計可承受四百Gals(地表加速度)、相當於七級地震之震度,一旦遭遇強震,橋梁路段受到傷害的機率相對較高,因此更突顯這次演練的重要性,一旦不幸遭遇巨變,高鐵可立即展現最大動員及復舊能力,提供民眾安全、便捷的旅運服務。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