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冬天來了,隨著冷空氣從北方而降,氣溫不斷下探。因應冬季的寒冷,在北方的國家,能圍在火爐或是暖爐旁取暖是避冬的一項選擇;而在台灣,似乎圍在餐桌旁吃著熱呼呼、香噴噴的薑母鴨、羊肉爐才有過冬的感覺。
中醫科陳建閔醫師說,這種冬令進補的觀念,其實最早是因應中國古代為農業社會的需求,因冬季時萬物閉藏,陽氣收斂於內,而人們也趁此時期補充能量以禦寒冬,因而有了補冬的傳統。冬在五行屬水,中醫認為此時主藏納腎氣。養生則應注重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水在五行中對應的顏色屬黑,故可選擇較為滋補腎陰的黑色藥材、食材入味,如生地黃、熟地黃、何首烏,可搭配烏骨雞熬湯來補充營養及促進蛋白質、脂質的獲得,對於體弱、年老、常耗心力損傷腎精之人可適時補充。冬三月,此時天寒地凍,亦可在料理中酌加辛辣物如辣椒、蔥、蒜等調味品或是利用較為溫補的藥材如生薑、當歸提味補充陽氣即可。如東漢末年冬天,醫聖張仲景在家鄉見百姓捱饑受寒,耳朵凍爛,他用羊肉、驅寒藥材煮熬成「祛寒嬌耳湯」,是為餃子的由來,吃後身體會發熱,雙耳凍傷情形很快就痊癒了。這是利用簡易的食材及溫補性質藥材來因應天氣變化的方法,可供現代人當作溫補參考。
陳建閔醫師表示,養生的原則是飲食有節,不能過飽、過飢,五味(酸苦甘辛鹹)要調合,作息要與四時相應、不妄作勞。現今台灣社會的物資豐富且氣候相對溫和,若過於強調冬令進補,則會造成營養過剩的情形,加上網路的普及和電子產品的便利使用,足不出戶已是常態,但也因此造成飲食攝取過多、運動太少而有體重過重的疑慮。而且現代人常因工作、習慣而熬夜,容易會有口乾舌燥、眼睛乾澀、大便較不易解或較硬等偏燥熱的體質,這類人並不適合用溫補的方式,比如坊間常見的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十全大補湯等藥膳,多含有黃耆、桂枝、茴香等溫補藥材,可補脾胃及氣血,但吃多了,反倒容易出現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所謂「上火」的症狀。建議此類人可食用四神湯(淮山、芡實、蓮子、茯苓)平補即可。
冬春兩季,節慶較多,親朋好友聚會多以膏粱厚味食物為主,而含高纖維食物卻較少,陳建閔醫師提醒,要注意食物的搭配,蔬果不能少,且不攝取過多含糖飲料,過度精緻的零食也少食用。並要適度運動以避免脂肪的堆積。而今年冬天的溫差變化很大。建議起居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收斂潛藏,不妄泄陽氣於外。避免夜晚及凌晨時出門運動造成心臟過度負擔。且體虛或是老年人應更注重保護自己的頭頸部及足部保暖,在冷氣團來襲時可戴帽保護頭部、圍巾保護頸部,以及手套、襪子以保持四肢末梢的溫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