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近年來健康意識抬頭,對健康油脂的需求日益增加,有「森林中的奶油」之美譽的酪梨亦逐漸廣受國人歡迎。臺灣酪梨產地集中於嘉南平原一帶,其中又以臺南大內區最為盛產,產量居全國之冠,被譽為「酪梨的故鄉」。大內酪梨不僅口感滑嫩、品質極佳,且因品種高達20數種,在每年6月開始至隔年2月長達半年的產季間,不同品種輪番登場,口感及風味都更加豐富多元。
大內區石子瀨社區發展協會自2018年1月成立「酪梨文創坊」,除推廣大內酪梨鮮果,更協助農民處理劣果及剩果問題,進一步開發出多樣性的酪梨農特產加工品。目前石子瀨社區已研發出酪梨籽茶包、酪梨籽麵、酪梨防蚊液、酪梨手工皂及酪梨冰淇淋等多樣化系列商品,頗受好評。
在這些多元化的酪梨週邊產品中,以酪梨籽產品的製作最為不易。酪梨籽粉為手工製作,需將酪梨籽切片日曬,再經由低溫烘焙後研磨成粉。一包重約90克的酪梨籽麵,便需使用約20克的酪梨籽粉製作,亦即約2-3顆酪梨籽才能完成。雖說手工製作的酪梨籽粉工序較繁複,但每顆酪梨由裡到外、從皮到籽,都徹底完整地被「物盡其用」,亦讓酪梨與「綠寶石」劃上等號,成為在地產業經濟收入的新契機。
大內區石子瀨社區酪梨籽系列產品-酪梨籽茶、酪梨籽拌麵(川味椒麻、芝麻、古早味肉燥),目前皆已於藍晒圖「社區自造產業小舖」上架。值得一提的是,為共築社區營造願景,其收入盈餘皆挹注社區老人福利、關懷據點共餐及社區守望相助等經費,積極活用當地資源回饋社會,共創大內幸福。邀請您一同支持與分享臺南優質社區好物,讓社區產業永續經營,打造地方創生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