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034婦產科何坤達醫師.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日前一名三十歲年輕男性,因上腹持續疼痛不止,來到本院求診。檢查後發現其血清脂肪?過高,診斷為急性胰臟炎。病人的血脂肪中呈現極高的三酸甘油脂,為造成此次疾病的元兇,經詢問下發現病人過去即有糖尿病史,腹痛前晚曾大吃大喝,導致高三酸甘油血脂症及併發胰臟炎。治療上除了配合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外,另外加上口服藥物搭配,也下降三酸甘油脂,出院後在門診持續追蹤。

    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科陳柏蒼醫師表示,血液中的脂肪通稱為血脂肪,其功用為提供身體所需能量、合成賀爾蒙及膽酸、合成細胞膜等。仔細分析其成份,可細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三酸甘油脂(TG),它們在體內各司其職,但若代謝失調,產生血脂比例的失衡,這時我們就稱為血脂異常。一般人抽血的檢體經離心後上層應為清澈血清,但此病人檢體卻浮著一層厚厚的牛奶白,醫學上稱此現象為高脂血症(Lipemia)。

膽固醇高容易導致動脈血管粥狀硬化,進而產生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週邊血管阻塞等。而三酸甘油脂高,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血油高、血濁,可能引發肥胖或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胰臟炎等。其中胰臟炎除了造成疼痛不適需住院治療外,也有可能演變為重症,接近百分之五的死亡率,所以千萬不可輕忽。

    陳醫師說,發生高三酸甘油血脂症的成因可分為先天原因及後天失調。經研究發現某些病人因基因缺陷,造成三酸甘油脂在代謝過程中出問題,而參與其中的基因非常多,其中又以Apolipoprotein A5(ApoA5)的基因多型性變異為主。在後天失調上,高三酸甘油血脂症和肥胖、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故平常的飲食內容也需要好好的檢視,避免不必要的油脂攝取。

    先天的基因缺陷很難改變,但是後天的失調卻可以好好調整。飲食內容需注意避免過量飲酒,食用如精緻澱粉、蛋糕、麵包、含糖飲料、高果糖玉米糖漿、高油脂等食物,這些都可能造成血中三酸甘油脂升高。進食中應細嚼慢嚥,多攝取原型食物,避免大吃大喝與暴飲暴食。另外,若本身有合併代謝症候群(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病人,應和醫師討論,擬定減重計畫,同時將血糖、血壓控制在正常目標內。

    陳柏蒼醫師表示,目前下降三酸甘油脂有多種藥物可選擇,如Fibric acids、Nicotinic acids、Omega-3、Statin等,有時需合併使用才能有效控制。另外,若有使用類固醇、利尿劑、荷爾蒙制劑、A酸等藥物需特別謹慎評估,避免引發三酸甘油脂過高。總之,平時若能調整生活型態,注意飲食內容,並搭配規律運動,就能避免血油高造成的急性胰臟炎再度找上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之寶 的頭像
    黃之寶

    新南瀛部落格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