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學甲區農會26、27日兩天在光華里民活動中心旁小麥田,舉辦學甲小麥文化節活動暨農特產品展售會。市長黃偉哲表示,現場成熟的麥穗隨風搖曳與鄰近持續綻放蜀葵花海相互呼應,讓人流連忘返,現場也有歡樂園遊會及農特產品推廣販售,活動精彩豐富,歡迎大家攜家帶眷前來。
學甲區小麥栽種品種為「台中選二號」,是台中農業改良場育成非基因改造小麥品種,品質更勝國外進口之產品,目前種植面積約60公頃,多數位於台19線宅港橋下和84線東西向快速道路下,大面積栽種則集中於急水溪堤防內農田,為臺灣本產小麥重要產區,依據農糧署統計資料顯示為南台第一。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台灣生產的小麥,不必經過長程運輸,新鮮、食物里程低,且需水量少、適地適種,小麥成熟時引來的大批鳥類,雖讓農人苦惱,但消費者認同度高,讓麥農能夠持續低碳永續經營,也維護麥田裡的生物多樣性;學甲區小麥採收期間,由農友自動報送農藥殘留檢驗,落實食品安全把關工作,讓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
甲區觀光資源及農特產品豐富,以小葉欖仁綠色隧道、紅藜、在地小吃及濱海美食聞名,近年因舉辦蜀葵花海節與黃金小麥季,更帶動為數不少的觀光人潮,境內有市定古蹟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文化展館、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學甲濕地、老塘湖藝術村等豐富觀光景點,到此遊玩更是不容錯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