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南市文化局長期推動藝陣發展及教育深根,保存推廣藝陣文化,竭力扶植境內藝陣活動。近期並委託古意唸歌團羅士哲團長製作「東竹林保安宮牛犁歌陣」影音教材,於臺南市藝陣資源網(https://tnyj.tnc.gov.tw)上架,希望透過數位影音方式保存傳統藝術,擴大更多國人對牛犁歌陣的理解。
許多源自民俗習慣的傳統藝術都受到當代時空及外在環境影響,加以近年少子化加劇、人口外移顯著、城鄉失衡等因素,導致傳統文化面臨前所未有的斷層及挑戰,引起許多專家、學者等有識者重視,義不容辭地投入研究、復興。本次文化局特別邀請羅士哲團長進行一系列牛犁歌陣的訪查、研究,以影音紀錄方式,將牛犁歌陣精彩演繹,並利用網路媒體新興傳播模式,讓牛犁歌陣走出地方現場,使這塊文化瑰寶能無遠弗屆傳播到世界各地。
有感於傳統藝陣面臨傳承及人才斷層的困難,羅士哲團長認為教育推廣是最佳途徑,因此他積極將傳統表演藝術學術化,使其成為課程中可以使用的教材。本次製作的數位教材主要為「非答頭仔」類型歌曲,收錄〈牛犁歌〉、〈十二條手巾〉、〈秋天梧桐〉、〈共君走到〉、〈有緣千里〉、〈鼓轉三更〉、〈我也恨〉、〈拜謝神明〉、〈上尺譜〉等9首歌曲。教材著重歌曲的演唱及演奏方式,同時按照教育部規範用字撰寫,以求字幕的正確性。演唱以最貼近東竹林典型風格方式進行,並使用品仔(笛子)、月琴、大廣絃、殼仔絃等傳統樂器進行搭配。影像部分則使用東竹林歷年演出照片,以簡約細緻的風格進行拼貼和編輯。
羅士哲具有豐富的民俗活動參與經驗,對於傳統表演藝術兼具有深度的研究和廣泛接觸,並具備滿腔推廣及扶植藝陣的熱情,對於傳統藝陣傳承不遺餘力。羅團長曾於西港區成功國小進行藝陣課程入校扎根,透過培養青年學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促進並擴展各年齡層之參與,提升地方居民對在地傳統文化之認同,並從而使其產生對在地文化的榮譽感。
文化局指出,傳統表演藝術之範疇既多且廣,然能融合於當地傳統信仰及宗教儀式、並發展於當代仍歷久不衰者卻屬鳳毛麟角。東竹林保安宮牛犁歌陣遵循最原初的表現形式,前場丑角生動演出、後場人聲駐唱,並輔以樂器演奏。特色層面,堅持由男性組陣,扮演丑角之男童扮女裝,隨著後場人聲及節奏表現其律動感,即便是在熱鬧雜沓的民俗活動現場,也能吸引在場觀眾目光。期望透過這套影音教材,能激勵更多師生,投入傳統藝陣復振的行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