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015慈濟樂齡學堂.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因應社會高齡化,政府自96年推動11年在地照顧服務,發展社區照顧資源,106年長照2.0上路,擴大服務對象、增加服務項目與鬆綁。生理照護是長照基本需求,慈濟基金會闢長照藍海,開辦樂齡學堂,著重心理照護與陪伴關懷,輔以多元課程安排,延緩長者身體機能退化。此外,巧藝坊不僅解決庫存布問題,更讓銀髮長者再度發揮專業技能,投入社會服務,進而提升自信。

慈濟佳里聯絡處樂齡學堂負責志工陳淑娟表示,以佳里為中心,包括鄰近區域人口凋零,聯絡處為照顧社區長輩,6年前進行規劃,一批具有師資資格與熱誠的志工,前往大林慈院進行為期六天課程,將醫療、心理、社工及學術界傳授的專業知能帶回社區,設計更符合地區性長者的體適能與才藝多元課程,104年4月佳里樂齡學堂成立。

志工組成的師資團隊,初期定期接受專業護理師、個管師與醫師檢核,協助申請經費,聘僱音樂治療老師,將音樂治療項目納入課程單元,每週四上午9點至12點,三小時從報到量血壓脈搏、影片賞析、體適能律動、才藝到共食,學員與志工老師教學相長,甚至經由內外部講師、職能治療師、專業機構心理師與志工團隊的關懷陪伴,協助年輕打拼,老來閒在家的健康與亞健康長者們終身學習,有學員甚至被志工發掘專長,從學員變老師,再度投入社會貢獻良能。鎮鎮

0715016慈濟樂齡學堂.jpg

佳里樂齡學堂第一任班長傅爸爸,剛開始保持距離,因為志工每回接送,道出年輕時參與金馬戰役等多知名戰役,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晚年因兒女成年外出打拼,自己成了獨居老人。傅爸爸後來心境變得開朗,與大家打成一片,自掏腰包搭小黃到環保站做環保志工,把慈濟當自己家,把志工當兒女。三年前,高齡94歲的傅爸爸安詳辭世,志工不捨,靈堂助念,陪伴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除樂齡學堂外,巧藝坊也是讓銀髮長者找回活力,用手藝得以再次回饋社會。76歲的侯錦治,年輕時從事裁縫,老年投入志工,後巧藝坊成立,侯錦治貢獻專長,將庫存庫裁縫為各式服飾配件。樂齡學堂開班後,她發現記憶力退化,因而報名樂齡學堂,每週四上午當學員,學習各項適合長者活動的體適能與才藝課程,週間時間投入巧藝坊手藝製作。受益良多的她,空閒則和師兄姊到其他社區關懷據點當小老師,傳授樂齡學堂所學。

慈濟佳里樂齡學堂人數最多時曾達60人,目前學員近40人,多數由看護或家屬接送,少數獨老則由志工載送,平均一名志工照顧五位長者,除了招收檢康與亞健康銀髮者外,曾有重度失智與失能長者,經由課程與志工同儕陪伴,症狀獲得改善甚至延緩惡化,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