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現代生產方式多元,除了民眾熟知的自然產與剖腹產可供選擇外,在國外行之有年的水中分娩,卻在台灣醫院體制裏盛行率不高。柳營奇美醫院在地服務已二十年,今年六月出現第一位主動提出水中生產要求的羅姓產婦,過程中在先生陪同下順利生產,12日適逢小朋友滿月,夫婦特回醫院分享喜悅,期望透過其親自經驗分享,提供更多準媽媽另一種生產方式的選擇。
柳奇醫院婦產部長謝俊吉指出,在近年「順勢生產」的興起下,醫院今年開始讓產婦可自行決定生產的方式及減少醫療介入。這次羅女士選擇順勢生產中的「水中生產」,這是一種在溫水中產下胎兒的分娩方式,利用水的浮力、阻力和水溫控制,讓產婦在生產時能夠隨意改變姿勢,且生產施力也比較輕鬆,可減緩胎兒出生時對產婦造成的影響。
產房柯雅芳護理長說,所謂水中生產是當產婦進入第一、第二產程時浸在水中完成生產,在過程中可以淋浴、沖水,藉此達到舒壓減痛,醫療團隊也會定時檢測胎心音變化,確保胎兒安全。第三產程後,產婦就會移出水面至病床上,後由醫師處理胎盤及檢查產道是否受傷及產後會陰的照護。
護理部蕭素秋部長表示,選擇水中生產的羅女士是位充滿自信及勇敢的女性,除了於產前充分溝通了解,取得先生及家人完全信任外,團隊成員也進行模擬生產演練,一同討論如何迎接新成員到來,尤其在工務同仁的大力協助下,給予技術上的「水」支援。為因應放置生產用的水池,特別為羅女士預備寬敞舒適的待產室,最後在團隊通力合作下,產婦不打催生、不打無痛,順應身體感覺順利完成柳營奇美醫院產婦水中生產的首例。
羅宛筠女士說,當初會選擇「水中生產」主要是自己熱愛游泳,喜歡親近水,而生產過程中,須忍受長時間的疼痛,但在水中,可明顯感受疼痛的減緩,在丈夫施延霖全程陪同下,一起迎接愛的結晶施淳元來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