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政府攜手漁業署及南市區漁會共同催生台南蚵品牌標章,14日發表會,多家知名飯店、餐廳推出不同口味蚵料理。市長黃偉哲、農業部長陳駿季、南市區漁會、南縣區漁會代表皆到場共同見證,台南蚵跨入產地品牌共同運銷,致力將優質、安全的牡蠣食材推廣到全國各地,歡迎消費者認明標章踴躍選購。
黃偉哲表示,台南牡蠣養殖面積超過1500公頃,全國排名第三,每年創造約逾3億產值,近年因極端氣候及進口低價牡蠣衝擊,養蚵產業逐年式微,市府為推動傳統養蚵產業轉型並區隔消費市場,今年發行「台南蚵產地品牌標章」,搭配溯源條碼或產銷履歷張貼於南市生鮮牡蠣商品外包裝,方便國人辨識產地來源,進而賦予商品品牌價值增加漁民收益。
陳季駿肯定南市府為建立台南蚵品牌的努力。他說,蚵營養高,且風味獨特,受到消費者喜愛,過去台灣蚵90%自產,受到極端氣候等影響,近年產量減少,讓進口蚵有機會,但也搶奪了台灣蚵市場,這是農業部擔心的,但台灣蚵風味獨特又好吃,絕不能被打敗,因此除協助產區建立品牌外,也會加強邊境檢疫,做好把關,也會強力推動台灣蚵品牌化,讓蚵農更有信心,也讓消費者健康有保障。
農業局長李裕表示,台南牡蠣養殖型態主要分兩類,曾文溪以北有北門及七股等兩大潟湖,該區多為平掛式養殖,隨潮汐漲退,牡蠣約有一半時間離水而生,經回歸線以南驕陽洗禮,造就蚵肉緊實Q彈,是大自然賦予的鹹鮮「潮味」;曾文溪以南沿海泛採浮筏式養殖,沉浸於純淨海水中成長的牡蠣,體型碩大肥美,則是大自然恩賜的鮮甜「海味」。今日辦理台南蚵品牌系列行銷活動,讓更多消費者認識並喜愛台南蚵特有的風味。
這場台南蚵品牌標章發表會現場,由晶英飯店、阿霞餐廳、福爾摩沙酒店及養蚵世家等4家業者,分別推出代表西式、台式、粵式及在地小吃風味的蚵料理,呈現台南蚵從產地到餐桌的豐饒美味。立委林俊憲及市議員黃麗招、李宗霖、李啟維、林依婷、周嘉韋、謝舒凡等人到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