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025葉稻熱病病斑.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近期天氣陰晴不定,上週又陰雨連綿,相對溼度高,溫差大,水稻葉稻熱病來勢洶洶,台南地區第一期水稻已陸續出現稻熱病的症狀,立委黃偉哲提醒農民嚴加防範,避免病情擴散。

  黃偉哲指出,由於稻熱病易於水稻第一期作發生,主要好發原因在於溫度二十五度至二十八度,加上晨間露水重、濕度高及日照不足,水稻的抵抗力降低,當發生葉稻熱病時不可施用氮肥,以免病情加劇及蔓延。稻熱病發病初期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嚴重時葉片枯萎甚至全株枯死,若防治不當,恐引起穗稻熱病的發生。

  黃偉哲表示,稻熱病可分為危害葉片的葉稻熱病,及危害稻穗的穗稻熱病,尤其穗稻熱病的危害將直接影響水稻產量,減少農民收益。有專家建議插秧後,田間保留秧砧作為監測水稻葉稻熱病發生的工具,當秧砧秧苗葉片出現葉稻熱病初期病斑時,就須進行第一次噴藥作業,利用監測技術適時掌握防治時機,可降低稻熱病對水稻的危害。

 黃偉哲強調,稻作是台灣農業的主要作物,農委會應該在政策層次要求農業試驗所及農業改良場對於稻米品系改良、栽種方式及抗病力的提升,積極研發相對有效的解決方案,協助農民防治病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