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023田間稻作體驗.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新化區農會與當地的正新國小合作,推動田間稻作體驗課程,包含插秧、除草、施肥、管理…等都由學童親手參與,採無毒栽培的方式,自幼扎根食安觀念,23日歡喜收割,校方定位為「愛心米」,將進行義賣,捐助公益。

這項體驗課程已開辦第2年,由區農會的四健會規劃,運用正新國小後方約0.7分的田地來進行,今年3月初插秧,透過系列的栽培過程,讓學童瞭解稻作的功能與價值,更深入認識台灣的米食文化。

這次的稻作體驗,校方由3年級上百位學童來參與,農會總幹事林麗文強調,全程採無毒栽培,不用農藥與化學肥料,就是要灌輸小朋友重要的食安觀念。
由於生長狀況不錯,23在歡慶豐收,上午將近9點,小朋友分組下田,以鐮刀手工割稻,每個人都揮汗如雨,真正體驗到「粒粒皆辛苦」,不少學童都說,「以後米飯都要吃乾淨,不會再浪費了」。

小朋友手工體驗後,農會再展開機器割稻,現場教學,預估收成約6千台斤,8月中旬的新化五寶節活動時,將提供義賣攤位,由孩子們定價、行銷自己種的愛心米,所得捐作公益基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