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014王保原作品.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於今年6月至10月所開設之「王保原剪黏創作傳習工作坊(第五期)」,將於6月25日上午在關廟區老人文康活動中心舉辦開幕儀式。

為使技法細膩、精湛的剪黏工藝得以傳承與延續,文資處自101年起,逐年開設「王保原剪黏創作傳習工作坊」,今年將邁入第五期。在人間國寶─王保原藝師及其二徒弟呂興貴藝師的協助教學下,學員除能製作較不具繁複裝飾的尪仔人物,如貂蟬、董卓等,更能運用何金龍一派流傳的「甲毛」技法,完成呂布、趙子龍等武將人物,甚至製作殿堂建築、樹景及亭景,進而獨立完成一個具故事性的壁堵作品。經由前四期的培訓,今年將有三位已學習2~3年的學員擔任講師助理,協助課程進行,真正達到「傳習」的精神。

文資處表示,早期拜師學藝,須花費3年4個月的時間才能「出師」,工作坊雖已開辦四期,但實際授課時間實未能與以往之學徒制相比,因此更須持續磨練。今年的課程將持續加強學員在基本剪黏尪仔素坯製作、甲毛與槓槌的剪裁技法,以厚實學員之基本功,對曾參與或學習成效較佳之學員,則由師傅指導獨立或合作施作具有層次的故事場景。考量王保原藝師年事已高,今年工作坊將持續由呂興貴藝師授課,王保原藝師從旁指導。

這次工作坊課程除創作技法指導外,另規劃「作品修復示範」,使課程內容能更貼近業界實務相關操作。本次將由呂興貴藝師示範修復王保原藝師早期所施作之佳里區三五甲鎮山宮尪仔─孫權。該尪仔為鎮山宮舊廟拆除時,輾轉為本市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黃文博委員所收藏。獲知今年工作坊之課程規劃後,黃文博委員熱心提供所藏之尪仔,期望能為剪黏之傳承有所助益。

參與本期之學員,不僅有曾參與前期之學員,亦有國內藝術大學學生或畢業生,更有教學、公務體系的人員參與。文資處深切感謝各界人士對課程的支持,也期盼藉此使剪黏技法的傳承途徑更為實廣,文資處亦將持續推動供工作坊課程,使剪黏工藝得以永續傳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