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口腔癌為青壯年(25至44歲)男性最常罹患的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約有5,400名口腔癌新個案,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而口腔癌患者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位,有年輕化趨勢,國人咀嚼檳榔人口,約佔總人口之百分之十以上,而嚼食者之年齡下降至國中生,口腔癌死亡率會繼續上升。

  檳榔與口腔癌關係相當密切,約九成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抽煙、喝酒、吃檳榔都是導致口腔癌的主要危險原因,若是合併使用更會加速癌症的產生。在台灣研究報告中已知檳榔是主要的禍首,發現單獨嚼檳榔的致病危險性已達28倍,若吸菸加喝酒的危險性增加89倍,而大多數的人都是"三合一族",檳榔、吸菸、喝酒一起來則高達123倍。

    檳榔對健康之危害,在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新有的研究證實,作出了「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即使不加紅灰、白灰、荖花、荖葉,單純嚼食它就是會致癌!南區衛生所也提醒有嚼(戒)檳榔或有抽菸習慣者,年滿30歲享有免費2年1次口腔黏膜健康檢查,可有效降低口腔癌之死亡率。

  因此,為降低檳榔年輕族群的危害,南區衛生所自105年4月至6月於六信高中舉辦七堂戒菸拒檳班課程,並邀請臺南市立醫院專業師資擔任講座講師,包括衛教師、醫師及陽光基金會口友大哥的分享,參加對象為有吸菸嚼食檳榔習慣之學生。利用生動活潑的互動式教學,讓學生輕鬆認識菸檳的危害,遠離傷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