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013唐碧娥打掃校園.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南市每年有許多社會議題需要持續投入,如:流浪狗、遊民、外籍移工等問題,需要社工持續投入,也需要大量勞力維持常設性工作,議員唐碧娥建議,大學中的服務學習課程可以積極投入社會服務,建立校園與社會的良好連結。

唐碧娥表示:「大學中有開設服務學習的課程,課程的本意是讓學生在服務中學習人生的道理,但是卻都淪為替學校提供免費勞務,使得服務學習課程失去本質。」,唐碧娥議員認為,學生不是免費勞工,各院校的服務學習課程可以和社會團體合作,分成幾個不同的課程讓學生自由選擇,這樣不只能讓學生能依興趣自由選擇,也能讓他們了解到不同議題的各個面向,像是偏鄉的教育服務,其實服務性社團每周都會花個兩天提供線上的教育課程,幫學生提供課業的即時解惑。

  唐碧娥也說,學生不是社工,但在專業方面絕對能貢獻所長,透過學校和社會服務學習的合作關係,學生不僅能夠提早進入社會,社會也能和學校建立緊密連結,達成學生和社會的雙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