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024成大客家週.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為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6月1日至7日舉辦第一屆「成大客家週」,活動內容豐富,從研討活動到手作教學都有,6月1日開幕當天還安排客家八音欣賞、客家紅粄品嚐等,歡迎大家來參加,一起認識客家文化、促進多元文化永續發展。

成大客家週,6月1日上午10時30分於成功校區永恆之光廣場(工科系館臨長榮路口)舉行,邀得「府城真樂軒客家八音團」現場演出「客家八音」,台南市客家文化協會支援客家紅粄。

6月3日上午9時20分起17時30分在成功校區工科館一樓越生講當舉辦「客語和文學的對話」研討活動,主題包括「小說的敘事藝術VS如何寫客家小說」、「詩歌的意象運用VS如何寫客家詩」、「散文的真情刻劃VS如何寫客家散文」。主講人為黃玉晴、廖淑芳、張捷明、莊華堂、鍾屏蘭、江昀、彭歲玲、鄧慧恩、黃永達、楊美紅等。

6月5日下午14時30分至16時30分「客家拼布」教學。6日下午15時30分至17時30分「客家剪紙」教學。地點都在成功校區工科館二樓41220研討室(請至臉書「成大客家週」粉絲頁報名)。6月7日下午14時30分在成功校區工科系館一樓越生講堂舉辦閉幕式,客家歌手米莎將與大家分享創作歷程。

成大2001年成立客家研究中心,在通識教育中心開設「客家文化導論」課程,推廣府城客家文化,每學期的課程皆吸引約80名客家或非客家同學修習,舉辦客家週目的是希望學生將課堂知識轉為實際參與,也讓社區民眾一同認識客家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