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005林宜瑾公幼.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針對「私幼公立化」政策,市議員林宜瑾16日質詢直指「私幼公立化」只是「私幼收費公立化」,而非「幼教公共化」,以服務六千名幼童的政策目標來說,「增設公幼」不僅在預算上與補助「私幼收費公立化」沒有太大差距,在幼教公共化的市政積累上,比起補助私幼有大幅優勢,眼前私幼已經有一年三萬元的教保券補助,市府要再幼教環境上有突破,應著眼於廣增公幼,讓需要公幼的家長及幼童真正受惠。

  林宜瑾表示,台南要推動「私幼公立化」率全國之先的創新政策,顯示市府對幼教領域非常重視;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創造幼教環境有利環境還是值得深思。

  林宜瑾指出,此波政策預計服務六千名幼童,一名幼童補助上限五萬五至七萬五千元,一年預算約為三億三千萬至四億五千萬;但若市府選擇增設公幼,一個班級一年預算成本為兩百萬元,至多可照顧三十名幼童,若增設兩百班公幼、一樣服務六千名幼童,大約只要四億經費。也就是說,在相當服務動能前提下,「私幼公立化」比起「增設公幼」,在撙節預算的效果上有限,反而是衍伸「私幼園所尋底競爭」、「幼教公共化缺乏積累性」等諸多問題,結果政策還未施行,已讓私幼園所和幼教學者專家憂心忡忡。

  林宜瑾認為,若市府執意要推動「私幼公立化」,也應先提供草案,包含申請條件、補助態樣、管制限制、徵信稽查等,供社會各界關心幼教發展的朋友共同探討,評估相關該項政策是否對幼教環境有利,且應經過公聽會或座談會後再做最後定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