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訂定5月16日為「國際光之日」,為慶祝這個節日,由國際光電工程學會成大學生分會、美國光學學會成大學生分會、成大光電系與光電系學會,於5月14至18日舉辦「認識光電之美」系列活動與講座,讓同學認識光電領域的知識與應用,並體驗光電科技的奧妙。更多詳細活動資訊請見「成大光電系學會」粉絲專頁。
1960年5月16日為全世界第1顆雷射點亮的日子,也就是雷射的生日,雷射科技是光電最成功的技術之一,它改變人類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便利,像是光纖通訊、醫療檢測、光碟機、雷射切割、重力波的探測,甚至現在最火紅的3D感測技術,都是使用不同的雷射光源。
5月16日「國際光之日」講座,邀請全球知名曝光微影機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公司專員蒞臨演講,當天12:00到16:00在成大成功校區綜合大樓1樓大廳,放置國際光電工程學會成大學生分會製作的「擴增實境沙箱(AR Sandbox)」,利用擴充實境的技術,改變沙子高度,並繪製出分層設色圖與等高線,看出高度的變化,希望透過光電科技的體驗,讓大家更認識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等技術;當天下午也開設「手機顯微鏡研習工作坊」,將與台南女中自然科教師群一起到成大理學院科教中心DIY做手機顯微鏡,一同探究實作,除了體驗光電的樂趣,也將科技教育向下紮根。
5月14、15、18日的演講,分別邀請群創光電技術開發中心謝志勇總處長、騰錂鐳射王啟倫博士,以及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光學中心前主任張希成教授,也是目前《Optics Letters》期刊主編,提供了光電領域中不同面向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