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011農業災損無人機.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近年無人機技術及應用發展快速,為減低農民的損失,市府農業局推動智慧農業,無人機AI先導應用,將全面應用在農業災損,初期先以水稻、芒果、文旦柚及漁塭等農漁產業試辦,當災損來臨後,透過無人機航拍影像及人工智慧(AI)影像辨識技術,快速取得災損現地相關數據,輔助比對災損前後差異,減少災損認定的爭議。

市府農業局26日召開「農業災損勘查AI先導農漁產品及區域討論會議」,邀請智慧發展中心及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擔任技術指導,協助導入無人機AI人工智慧協助農業災損勘查及判定研議事宜,初期先以水稻、芒果、文旦柚及漁塭等農漁產業作為試辦對象,於汛期前針對歷年農損認定經常造成爭議的部分進行影像建檔。

 農業局副局長李建裕表示,農業災損有其突發性跟急迫性,災害發生時區公所常因交通中斷無法瞭解災損情形,之後在受理災損申報時,又有災損規模認定爭議困難的問題,為了解決災損後續的農業保險理賠判斷,富邦產險今年在農委會的協助下,首次結合無人機空拍技術評估農業災損面積,提升災損判別的正確性。

  李建裕表示,市府早在去年就向經濟部工業局主導的「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申辦「無人機農噴應用試驗計畫」,自去年水稻二期作起,與藥毒所及農試所合作在後壁、新營、下營、六甲、白河及東山等6個行政區,挑選八十四公頃農地進行大規模無人機農噴示範作業,為無人機農噴建立標準作業流程,提供農民在農事操作管理上的另一個新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之寶 的頭像
    黃之寶

    新南瀛部落格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