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為解決廢棄蚵棚造成海岸汙染問題,使自然資源可以循環再利用,市府農業局與龍崎農會合作,將回收廢棄蚵棚燒製成蚵架,經二年時間,並開發出一系列「海竹炭」商品,1日舉辦成果發表會,除了擺脫廢棄蚵架海漂垃圾的惡名外,使自然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循環經濟。
台南市浮筏式牡蠣養殖產業每年產生很多蚵棚廢棄物,回收數量近五千噸,堆置在台南市沿海造成汙染問題,為紓解廢棄蚵架造成的環境及社會壓力,使崎農會與農業局及嘉義大學進行產官學的合作,進行蚵棚廢棄物再利用,改變以往都只能將廢蚵架送至焚化爐焚燒的做法。
市府農業局表示,由於台南沿海放養了大量的蚵棚,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蚵棚廢棄物散落於臺南沿海各地造成了嚴重的環保問題,農業局及南市區漁會積極推動「放養源頭管理」、「養殖設施回收」及「養殖浮具改良」等改善作為,目前蚵棚回收率達九十六%,已逐步改善養蚵設施散置海岸問題。
龍崎農會總幹事林說,去年和今年農會各回收約二十噸廢棄蚵架,試驗做出約二頓竹炭,今年開發了一系列的商品,將其命名為海竹炭,目前有除臭除濕包、竹醋液、竹炭貓砂除臭粒及竹炭土壤改良介質等商品,可使用五倍卷及農遊卷消費,歡迎民眾前來龍崎區農會竹炭故事館選購。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