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根據國發會資料指出,臺灣已與2018年正式步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年長者超過14%)、2025年將轉為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年長者超過20%)。為了讓這國家諸多長者能將自身經歷有所發揮,享受豐饒銀色人生,臺灣文學研究者張良澤老師在2020年9月1日自立創辦《老人文學叢刊》,盼勾起老年人心底的熱情,重新點燃那被灰白掩蓋的慾望火光。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重視銀髮族文化近用權益,除近年「新營藝術季」特別將銀齡藝文參與納為重點,葉石濤文學紀念館Podcast頻道《食夢之獸》近期也開設全新節目「老人文學」,規劃共12集,將於3月25日起每隔周五上午8時上線,由張良澤老師主講他創辦《老人文學叢刊》的緣由,並朗讀其中一些投稿詩詞與小說片段與大家分享。
張良澤老師在節目中指出,這世界無論東西南北,各國都可以找到屬於他們獨有的「兒童文學」,可見各國人們對於兒童都很重視;然而在這高齡化的社會中,卻難以找到一個面向老人的文學分類。許多時候,老人不是對閱讀失去興趣,而是跟不上日新月異的文學發展:對他們來說,現在的文學有太多陌生的字眼,或與自身經歷有所隔閡,難以產生共鳴,於是不由得放棄閱讀的習慣,張良澤老師認為這是很可惜的。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老人是社稷現有的文化財」,在老人文學創刊號的最前面,有這麼一段話作為該雜誌的宗旨,張良澤老師積極鼓勵老人嘗試創作,即便是從未執筆寫作的老人,也可以試著寫出自己的想法,或是交由張良澤老師進行潤飾,在《老人文學叢刊》沒有年紀的差距,也不必與任何人競爭,可以一步一步慢慢前進,在熟悉的環境中交換內心不為人知的故事。
《老人文學叢刊》內容主要分作3種類別,分別是隨筆散文、詩歌和小說,在創刊號中,張良澤老師率先發表了他的一篇日記,簡單記述他各種日常所思,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能讓老人勇於提筆寫作,不必對內容與形式有所顧慮。
除了要讓老人能在人生最後衝刺的這一段路盡情發光發熱,張良澤也想讓人們能更瞭解老人家的內心世界,揮開歲月的霧牆,進而將「老人文學」這名字從臺灣推廣至全世界!張良澤老師說,這是他給予自己的最後一份工作。《食夢之獸》歡迎有興趣的聽眾一同來聆聽,這專屬於老人的文學社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