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016彩繪修護特展.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傳統建築彩繪乘載著信眾的祈望,也凝聚出土地的情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有效延續彩繪生命,多年來積極導入科學修護技術,今年為了呈現彩繪修護成果,特別在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舉辦「續舊-2022彩繪修護特展」。依據展場空間屬性規劃四個修護案場,期能提升國人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認知,進而珍惜文化資產。

續舊-2022彩繪修護特展13日午舉行開幕式,現場貴賓雲集,包括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國立台灣文學館蘇碩斌館長、蕭淑貞副館長、臺南市文資處林喬彬處長、高雄哈瑪星代天宮代表、市仔頭福隆宮代表以及彩繪修護專家學者等文化界先進到場,共同關注彩繪修護成果。當觀看展場內的模擬案場時,頻頻表示感動,訴說著當年修復的歷程與艱辛;開幕式宛如文化資產界貴賓的「敘舊」大會。

0413017彩繪修護特展.jpg

  陳濟民局長表示,到傳統建築彩繪是凝聚民間情感的力量,也是呈現在地歷史內涵重要的文化資產。而文資中心在彩繪修護領域中,堅守扮演國家團隊的角色,到全國各地協助文化資產的科學檢測和修護,這十幾年來的彩繪修護重要成果,都在這個展覽中具體呈現,邀請大家一起來觀看與深入了解。

這次展出四個傳統彩繪修護成果,分別打造出四個修復情境,呈現修復前、後的顯著效果,讓觀眾置身其中體驗修護師的工作情境,同時欣賞傳統彩繪美學。即日起至111年11月30日展出,展覽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期待大眾從中更了解文化資產保存議題。展出期間也特別規劃相關主題講座,報名與展覽最新資訊,請密切關注文資局官網最新消息及臉書粉絲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