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時序入夏,目前即將進入日本腦炎的流行期,衛生局長李翠鳳呼籲,豬隻養殖業者應於豬舍懸掛捕蚊燈,降低病媒蚊的數量,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請尚未完成疫苗接種的適齡嬰幼兒及民眾前往轄區衛生所或指定醫療機構完成接種。
依疾病管制署歷年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2021至2023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28、19及26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南市去年共確診3例日本腦炎病例,分別為西港區、六甲區及永康區各1例。
李翠鳳局長表示,國內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為三斑家蚊、環蚊家蚊和白頭家蚊,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而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
李翠鳳表示,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小孩及老人較容易發生臨床症狀,可能出現急性神經症狀,如發燒、頭痛、意識障礙、嘔吐、頸部僵硬、抽筋、肌張力異常、腦膜刺激症狀及精神症狀(譫妄、意識不清)等,易遺留嚴重的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更甚者可能導致死亡,致死率達20-30%。
李翠鳳說,日本腦炎目前尚無治療藥物,疫苗接種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衛生局呼籲,登革熱及日本腦炎等病媒蚊傳染病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於戶外活動,或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家中的門窗安裝紗門紗窗,並於睡覺時使用蚊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