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福智佛教基金會.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與時代變遷,放生與護生的行動,受到環保規範 等因素,而有了多元的做法。如何發展兼顧經濟、環境與生命和諧的 護生行為,成為現今重要的課題。由福智佛教基金會承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主辦、僧伽醫護基金會協辦的「2016護 生與環境永續論壇」,於12月2日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大禮 堂舉行。邀請農委會特生中心、海洋大學、澎湖海生中心、中華民國 保護動物協會等相關領域的護生專家,蒞臨演講與分享案例。 希望匯集產官學共識,建立起合乎法令規範、專業科學與生態保育的 護生價值。

            福智佛教基金會執行長賴錫源,以「當代護生的關鍵與抉擇之道」為 專題演講表示,護生的本質是在建立人類尊重一切生命的啟發與教育 ,面對當今變化快速且觀點多元的社會,如何開展出兼顧政策法令、 專業科學、生態保育的護生作法,達到真實利他的精神,值得社會各 界共同來探討關注。賴執行長分享,福智團體創辦人上日下常老和尚 ,本著關心健康、關愛大地、關懷生命的情懷,引領福智團體從教育 著眼,多年來透過文化教育、有機環保、藝文活動、 人道慈善等方式,展開多元積極的護生行動,除了多方推動海洋生態 保育及野生動物保護行動外,更與政府推動有機農業、綠色保育、 種樹護地球、蔬食救地球,淨塑及淨灘等。 希望從生命到生命所依存的環境,以及整個環境生態, 都能持續且深廣的予以關注,打造一個共榮共存、健康和樂的世界。

除了上述從環境生態的角度進行護生外,福智佛教基金會護生推動專 員陳奕成分享「築夢踏實-多元護生成果與願景」, 說明基金會以積極護生、化育人心為目的,於2012年起, 與官方、專家及民間合作合法正確的護生方式,開展物種續命、環境 永續及宗教慈悲兼顧的多元可行方案。如與漁業署推展的各式魚苗放 流;與國立海洋大學等合作海龜復育;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合作野放臺 灣保育類動物;與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合作收容即將安樂死的流浪 狗;在關廟成立「護生教育示範園區」,多元收容救護待宰、 經濟動物、棄養、進口保育類及受傷動物, 並打造出野生動物的自然棲地,創造物種適地適性所依存的環境, 並舉辦各式護生保育教育,達到教化社會、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論壇邀集產官學專家專題演講,林務局保育組組長夏榮生以「護生舵 手-預約台灣一方樂土」為講題,分享與宗教、動物保護、生態保育 團體及政府等合作的放生交流成果,期能建立宗教信仰、傳統文化、 生態保育等互信的願景;僧伽醫護基金會釋慧明法師,報告「 慈悲智慧放生行-僧伽醫護基金會放生報告」,說明多年慈悲智慧放 生的成果,希望達到放生關懷與保育生態共存。

 此外,各界護生專家還邀請到特生中心研究員詹芳澤專題演講「傷癒 野生動物放生-以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為例」;林務局南投林管處 技正林國彰分享「人雉平安-機場飛安威脅鳥救護」;海洋大學海洋 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說明「落實海龜工作-台灣北部海龜擱淺通報 網」;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員許鐘鋼也分享了「在地救護-澎 湖海龜的救護與收容」;「放流科研-黑鯛標誌放流及成效」由臺大 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李英周報告;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秘書長黃慶 榮以「智慧收容-流浪狗護生」為案例說明; 月光國際基金會副執行長陳曼鈺,分享「北國飄香-加拿大護生」 的行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