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007南美館月訊.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南市美術館歷經數年努力,將於十八日動土興建,美術館籌備處7日特發表「南美館」月訊創刊,象徵南美館軟硬並進,即將展翅高飛。籌備委員林曼表示,「美術館開館之前三、四年就先有月刊,南美館是全國第一個。

  這次發表的「南美館」月訊創刊號,採單張兩面式,方便民眾拿取閱讀,訴求對象為想要深一層認識台南的一般民眾及觀光客,刊頭邀請書畫家鄭喜禧跨刀揮亳。首期主題以「台灣第一座公共博物館的消失與重生」為主題,介紹日治時期台南第一座公共博物館的演變、原址,與台南美術館的傳承關係,及對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的影響,並以市區手繪地圖標示出南美館近現代館與當代館的相對位置。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美術館的角色不再以封閉的個體自居,而是尋求社會參與,作為交流平台加深藝術文化與社會的連結,美術館除硬體建設即將動土外,在南美館正式開館前,籌備處也將每月發行月訊「南美館」,一方面讓外界瞭解美術館的籌備進度,另一方面則回顧臺南過往美術發展的流變,以「古今對照」的方式讓民眾掌握最新資訊,同時獲取豐富的在地藝術知識。

  籌備委員林曼麗說,美術館非只是個冰冷的建築物,而是一個長在府城豐沛文化土讓上的有機體,而《南美館》月訊更將擔任與市民大眾溝通的重要交流平台。月訊內文將涵蓋台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下個月開始,還會介紹「台南的第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