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026成大科技人文.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STS) 25日一連兩天在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崇華廳、以「大膽人文,小心科技:專業人文與STS」為主題盛大舉辦第八屆年會,匯集學者專家的智慧,期待用人文社會的思維大膽帶出新觀點、小心面對面對日益複雜的科技風險。

成大黃正弘副校長認為,科技跟社會研究是絕對脫不了關係的,因為從人類的文明史來看,絕對不是先有科技,而是先有社會研究,慢慢的有需求之後才把科技融入社會。而如何能確保科技不被誤用?避免例如黑心油造成的嚴重後果,需要STS針對科技與社會研究進一步研討,共同為科技與人文開闢新路徑。

STS學會理事長、成大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楊倍昌以「當生物學遇到STS」為題發表演講。他說,生物現象會因環境的條件而改變,但是生物個體所處的環境相當複雜,不易全盤掌握,因此生物學的實作,多半是以簡化環境變因,選擇特定的主體,尋求最大的共同原則,偏好簡潔的直線式思考邏輯,其知識的生成過程中,個體的、在地的、當下的特殊性都被忽略。

楊倍昌教授認為STS不只是擴大了知識來源,一方面在確認個體及在地經驗下,它同時強調知識的社會建構面,與「科學主義的客觀條件」相抗衡。同時,STS比其他傳統學門更具優勢,因為它是跨領域的、它提供多面向視野的、它注意在地知識的,跟傳統科學的思維有互補性。

會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Sarah K.A. Pfatteicher主講「“More Time for the Dreaming”: Discourse, Disasters, and STS」、科技部生物司司長蔡少正主講「生物科技與人文」、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Gary L. Downey主講「Nonlinear STS: Making and Do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此外,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札野順特地蒞臨會場,並有近50篇論文分組作研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