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小林日前出現幻覺、幻聽及妄想,思想紊亂伴隨情緒起伏不定無法控制以致無法工作、甚至出現破壞傢俱等現象,由家屬帶去醫院住院,經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由醫院出院二週後,自認覺得沒病不需吃藥,便自行停藥,沒想到過了兩個星期,所有症狀又再度出現,在家屬及公衛護理人員勸說安撫下再度住院治療。

    精神疾病病人的照顧方式不外乎讓病人服藥、住院治療等,當精神病人的症狀急性發作時,家屬最好的方式應盡快與精神科醫院聯繫,並帶病人返診。如果病人本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生病時,應盡量去了解他所擔心害怕的事,嘗試去了解他,接受他,陪伴他,經過這些努力後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合作就醫,接受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以防止症狀的惡化,病人缺乏病識感不願意就醫,常是家人最困擾的問題。以下提供幾個勸導病人就醫方法。

1. 對病人說之以理:有些病人覺得就診精神科會被貼上標籤,可以告訴病人,精神症狀起源自大腦的問題,就跟感冒、高血壓、心臟病一樣,屬於身體器官的問題,只要透過醫療處理就會改善。以身體疾病的原因勸病人就醫,可減少病人對精神醫療的負面觀感。

2.對病人動之以情:當病人不至於有自我傷害、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儘量以商量、引導的方式協助就醫,不要以強迫病人「你生病了、你是病人」的方式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而是站在病人立場試想,他現在的狀態,可能會讓他感到什麼地方最不舒服,或者可能已經很多天睡不好,又或者一直定不下心有很多事急著要去做、腦中有很多想法停不下來,但又感到好累,透過傾聽他的不舒服,同理反應對方,透過病人哪裡身體的不舒服作為引線,引導病人可以順利出門、順利來到醫院門診。當病人愈有抗拒的可能時,也最好有2個以上家屬協同到醫院,1人幫忙掛號,其他人隨側陪伴安撫病人情緒。

3. 緊急護送就醫:假使病人因為生病症狀導致有自我傷害或傷害他人行為,卻又無法透過上述尊重其意願引導到門診就醫,家屬無法自己帶病人到醫院,也可以尋求警、消人員、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的協助。若病人出現傷人或自傷行為,是受到疾病影響(如:有被害妄想或幻覺干擾),在此時不需要與病人辯論事情的真假,而是保持傾聽的態度先了解什麼在影響病人,保持不要激怒病人的態度,在減少任何人受傷的前提下,勸服或啟動緊急護送就醫機制,護送有自傷傷人傾向的病人接受急診緊急治療。

    重要提醒,有時生病的人在初次感到自己罹患精神疾病,會很抗拒就醫,即便來到醫院可能看診一、兩次就不願意來,認為沒有效果,或是對藥物副作用很擔心而抗拒繼續治療,但如果家屬能在這樣的時候協助病人耐心和醫師溝通討論調整用藥,通常把副作用調整到較低的程度。在治療過程和醫師保持互信的關係,反應溝通是很重要的事情,當病人無法具體陳述困擾時,家屬陪同診間可在醫師與病人會談後做補充,將事前觀察到的症狀表現、行為的特性扼要地陳述給醫師聽,更有助於醫師對病人狀況的掌握。而藥物通常也會有副作用,很多病人可能在還沒有感受到藥物的幫助前,因為副作用的不適,就感到很害怕不願意繼續吃藥,或者是藥物服用一陣子自行減藥,卻反而帶來更多的不舒服。一般醫師也都會希望協助病人藥物單純化,視每個病人的症狀程度調整劑量,家屬若能居中協助病人一起耐心等待藥物的效果,對於不適的反應與醫師反應,才能讓困擾的問題獲得改善。

    最後,除以上所述,在照顧病人時最重要的是要懷抱著堅定、仁慈、一致的態度,關懷病人的福祉,對病人更需要多付出一份愛心、耐心,唯有透過這份家屬關愛之情方能使病人重新面對生活,讓家庭更穩定、更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