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026成大創新研發.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3D列印無所不印,但電池也可印,未免太跳Tone!不過,這並不是創意發想而已,成大功大學材料系教授洪飛義、呂傳盛教授團隊已在實驗室具體呈現;3D列印電池不僅簡化製程,且體積小、更重要是效率提高—電池的電容量增加、充放時間短等令人欣喜的優點。

洪飛義教授表示,3D列印電池因雷射融合生成的「介金屬層」,可有效提高電池的電容量,帶來充電快、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堆疊是3D列印的特色,3D列印電池一樣可以堆疊,每一次堆疊,電容量也隨之增加,想要有多少電容量都可以自行堆疊與控制。

0711027成大創新研發.jpg

3D列印電池,不僅適合個(客)製化,由於列印所需的時間很短,意味著大量列印電池的時間是有效率的,擺脫了3D列印不適合大量生產的刻板印象。

洪飛義教授、呂傳盛教授團隊研發,投入新興的鎂電池研究多年,3D列印電池也選擇以鎂粉為電池負極材料,利用3D列印堆疊兩層鎂粉合成粉末,電池電容量可達600mAh/g以上,而採一般製程的鎂電池,電容量為500mAh/g。改以3D列印鋰電池,堆疊兩層的電容量為200mAh/g,一般製程的鋰電池其電容量為155 mAh/g。

團隊經過多次的實驗確認,3D列印電池能夠提高電容量,若是採用鎂粉3D列印電池,與鋰、錳、鎳等一般製程的電池相比,其電容量最高可提高3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