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033鋼琴大師鄧泰山.jpg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4月8日晚間即將登場的《寧靜致遠-鄧泰山鋼琴獨奏會》,蕭邦鋼琴大賽傳奇經典的首位亞洲得主、享譽國際的越南鋼琴家鄧泰山,將透過溫柔卻有力的琴鍵,帶給臺南寧靜而堅定的音樂渲染力。大師昨晚抵臺後,今早隨即現身與大家見面,許多樂迷對他明晚的獨奏會都充滿期待。

    臺南藝術節近年致力企畫自製節目,每年均邀請臺南在地優秀旅外藝術家回到故鄉參與演出,今年並首次邀約府城出生、現旅居德國柏林的鋼琴家沈妤霖擔任藝術總監,為2017臺南藝術節策畫三場精采的國際經典音樂節目,周六即將演出的《寧靜致遠-鄧泰山鋼琴獨奏會》,正是系列策劃的首場。

    越南鋼琴家鄧泰山是1980年第十屆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更是第一位獲此桂冠殊榮的亞洲鋼琴家;他傳奇的生平與經典的音樂成就,猶如電影《戰地琴人》真實上演。70年代的越南戰火連天,為躲避戰禍,鄧泰山跟著家人一起逃到山上的防空洞,使用深山裡一架殘破的鋼琴練習。1974年,16歲的他被知名俄國鋼琴家Isaac Katz於越南巡演時發掘,推薦前往莫斯科音樂院就讀,受教於Vladimir Natanson及Dmitry Bashkirov,短短3年便以黑馬姿態獲得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馬厝卡特別獎及波蘭舞曲特別獎,從此躍上國際舞臺。曾有音樂月刊評論他得獎的原因,在於與眾不同的特殊觸鍵:「他即使彈一個最弱音,在音樂廳的每個角落都是一樣的。」

    經由鋼琴家沈妤霖的引薦,鄧泰山將他2017年在臺灣唯一一場獨奏會獻給臺南,8日將與大家分享三位浪漫時期作曲家的作品:上半場有舒伯特靈感湧現且恬靜的四首即興曲,以及鮮少演出的12首《蘭德勒舞曲》;下半場有大師最擅長且帶有獨特語彙的蕭邦作品,包括C小調第13號夜曲、三首馬祖卡舞曲及第二號詼諧曲;此外還有李斯特初為人父時,在瑞士日內瓦教堂為女兒虔誠禱告譜寫的《日內瓦之鐘》,以及李斯特改編自貝里尼歌劇“諾瑪”所譜寫的寄情之作-鋼琴幻想曲《追憶諾瑪》,這也是鋼琴作品史上難度最高的曲子之一。這些重量級曲目,都將在鄧泰山的獨奏音樂會中一次呈現。

    出生越南河內、目前已定居加拿大的鄧泰山,先前也特地透過影片傳達他對本場音樂會的期待,本次透過香格里拉飯店全力協助,主辦單位將在演出後安排大師進行臺南古蹟及小吃巡禮,讓大師更深入認識臺南的在地風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之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